無論富貴貧窮:人生必然充滿各種痛苦 生活永遠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情感導師 739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心理學領域的經典書,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書名,叫做「心智成熟的旅程」。對,或許更為吸引我的是這個副書名。

開門見山地說,它在講我們要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這個問題,歷來就是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關注的焦點,比如心智成熟的人,在柏拉圖那裡是一個能夠控制激情、超越情感、完全理性的人,叫「哲人王」;在孔子那裡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叫做「聖人」;在阿德勒那裡是一個能夠克服自卑感的人;在馬斯洛那裡是一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人。而與這些略顯抽象的觀點不同,本書作者的看法很接地氣,他說心智成熟的人就是一個敢於直面現實的人。聽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這個觀點太普通了?的確,很多人都說過類似的話,比如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與看清殘酷現實因而絕望悲傷的克爾凱郭爾不同,本書作者不僅堅信殘酷的現實具有積極的意義,而且堅信每個人天生就有直面現實的能力和智慧,而這正是本書穿越40年,至今仍然打動人心的重要原因。

這本書的作者是斯科特·派克。他有多重身份,他是精神科醫生、暢銷書作者、思想家和心靈導師。他小時候就因為想得太多和童言無忌讓人印象深刻,中學的時候寧願住精神病院,也不回到父母安排的直通美國名校的私立中學。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派克為了不依靠家人而去當軍醫,駐紮過沖繩島,反對過越南戰爭,後來自己開診所,再後來寫書做演講,新觀點層出不窮,聲名遠播。

派克開篇第一句話就抓住了很多人的心,這句話是「Life is difficult」,意思就是眾生皆苦。派克說,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必須深刻領會。那麼,怎樣才算深刻領會呢?我們可以從必然性和徹底性兩個角度來看。首先是必然性,就是說生活必然是苦的,沒有誰可以例外,窮有窮快活,富有富貴病;第二個是徹底性,就是說生活時時處處都面臨困難,這個問題解決了又會冒出新的問題,直到生命結束,因此,就別指望一勞永逸了。

無論富貴貧窮:人生必然充滿各種痛苦 生活永遠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好吧,人生苦難重重這是真理,可知道這點又有什麼用呢?只會讓人感到絕望。如果我們發出這樣的疑問,派克會給我們當頭棒喝,他說,清楚了這一點的人,不但不會絕望,還會實現人生的超越。既然困難重重是命,那麼克服困難也必然是命,不但是宿命,而且是本能,就像鳥兒有飛翔的本能一樣,人也天生具備克服人生困難的能力。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是這樣的,他說人生就像一所學校,學校通過設置各種難題鍛煉學生的能力,生活充滿各種艱辛磨練我們的心智,如果我們害怕痛苦,迴避問題,我們的心智就得不到鍛煉,永遠停留在嬰幼兒時期,這正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到這裡,派克就構建起了自己的理論底色。一方面,人生必然困難重重,另一方面,人也天生具有克服困難的能力,通過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方式,派克重新點燃了生活的鬥志,因為攻堅克難就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宿命。但是光有鬥志是不夠的,有沒有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法呢?派克說,有的,那就是自律。自律包括四個原則,第一個是延遲滿足,第二個是承擔責任,第三個是尊重事實,第四個是保持平衡。派克提醒說,這四個原則只對那些準備直面問題、挑戰痛苦的人才起作用,對於逃避痛苦的人來說,這四個原則毫無意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派克是怎麼解釋這四個原則的。

首先是延遲滿足。先舉個例子,有位女士找到派克,說自己想要改掉工作拖延的毛病,派克做了很多工作,又是分析她對老闆的態度,又是分析她對權威的看法等等,都沒有效果。後來,派克問這位女士是如何吃蛋糕的,是先吃奶油還是先吃蛋糕呢?女士說當然是先吃奶油了。其實,這正是問題的癥結。這位女士一天工作7個小時,她會在第一個小時做容易的,剩下6個小時痛苦煩躁,拖到最後才做困難的。派克給她算了一筆賬,如果先做容易的,就是1個小時的幸福,6個小時的痛苦;但是如果先做困難的,就是1個小時的痛苦,6個小時的幸福,哪個更划算呢?

後面這個方案就是延遲滿足,說白了就是先苦後甜。派克不是說人生充滿各種痛苦嗎?有的痛苦大些,有的痛苦小些,這個延遲滿足的原則,就是要我們對痛苦的程度進行排序,先解決痛苦大的,然後解決痛苦小的,最後解決容易的。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痛苦和幸福誰先誰後的問題,但從心理感受的角度講,這是痛苦帶來幸福、還是幸福帶來痛苦的問題。因此,如果我們越善於使用延遲滿足這個原則,就越能控制自己,心智也就越來越成熟。

前面的延遲滿足,講的是對痛苦程度進行排序,哪個最痛苦就先解決哪個,而承擔責任說的是分清楚哪個問題是自己的,哪個問題是別人的,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不要推卸責任。所以這第二個原則,就是承擔責任。

派克以自己為例,說他在當精神科醫生的時候,想進步得更大一些,於是每周接待兩三次病人,而其他同事一周只接待一次病人,這樣一來,其他同事下午四點就下班了,派克還要忙到晚上八九點,感覺很累很難受,於是就跑去給門診主任說,「我有麻煩了。」門診主任也很善解人意,說:「是啊,派克,你有麻煩了。」派克繼續說「我有麻煩了。」主任跟個複讀機一樣重複說:「是啊,你的確有麻煩了。」派克很生氣,覺得主任簡直莫名其妙,下屬在給他說有麻煩、遇到問題了,他怎麼不幫忙解決一下呢?派克氣鼓鼓地走了,很久之後他才明白,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別人身上,因為他完全可以自主決定一周接待幾次病人,他沒有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把責任推給別人,希望別人幫他解決。

通過延遲滿足和承擔責任兩個原則,我們在直面人生難題的時候,知道要去首先解決屬於自己的、最痛苦的問題了,但是,如果這個問題是不準確的呢?比如,因為不幸的童年,讓一個人得出「我不能相信父母,他們是不值得信任的」這樣的觀念,這在當時是實事求是的,後來環境變了,但他的觀念沒有跟着變,堅持認為「我不能相信任何人,沒有誰是靠得住的」,這就不是事實了,這種不準確的觀念會讓他的生活遇到很多問題。所以我們還需要第三個原則,那就是尊重事實。世界不停變化,我們得及時調整自己的觀念,實事求是。

最後一個原則是保持平衡,它的關鍵是「放棄」。比較抽象,舉個例子,派克回憶自己九歲的時候騎自行車玩耍,為了享受衝下坡那種風馳電掣的快感而沒有減速,結果在轉彎的地方摔得渾身是傷,嶄新的自行車也變了形,這就是自己不懂得保持平衡、不懂得放棄,雖然減速會讓快感打折,但是摔傷帶來的痛苦更大。保持平衡的關鍵是放棄,很多人無法保持平衡,是因為無法承受放棄帶來的痛苦,比如放棄先吃奶油、放棄依賴他人、放棄根深蒂固的觀念等等,這些都會帶來痛苦,但是,迴避這些痛苦,心智就無法成熟。

派克說,我們克服困難的動力是愛。那什麼是愛呢?派克說,「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不過,也有差別,弗洛姆把人是社會性動物作為分析的起點,而派克是從人的自我完善角度出發,強調了愛的動機和目的都離不開心智成熟。換句話說,在派克看來,凡是不以心智成熟為目的的愛都是耍流氓,反過來,凡是真愛必然促進心智成熟。

派克在把激情之愛趕出真愛的行列之後,接着又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自我犧牲的愛。派克在書里記載了一個病例,有位牧師的家人全都病了,妻子患上了慢性抑鬱症,兩個兒子大學輟學,這位牧師非常苦惱,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了,他很愛自己的家人,為家人操碎了心,洗衣做飯打掃房間,工作生活無所不包,竭盡全力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牧師這種自我犧牲的愛,聽起來是不是很偉大?派克卻非常尖刻地說,牧師對家人的生活大包大攬,付出各種努力,只是在滿足自己好人形象的心理需求而已,根本沒有把妻子和兒子心智的成熟當一回事,這當然不是真愛。後來這位牧師在派克的建議下,扮演起「壞人」的角色,比如不再幫妻子和兒子打掃衛生,讓妻子獨自去聽歌劇、讓兒子自己賺生活費等等,再後來,他的兒子們回到了大學,妻子也學會了獨處,而牧師本人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這樣,兒子、妻子和牧師,每個人的心智都獲得了成長。真正的愛,絕不是無原則、無條件地付出,它還應該包括必要的衝突、果斷的拒絕和嚴厲的批評。

還有一種耍流氓的愛比較隱蔽,它不是弱化對方的心智,而是拒絕自己心智的成長,那就是以依賴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愛。這一點可能會引起誤會,先解釋一下,每個人都有依賴心理,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依賴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人被依賴控制了的話,那就是病態的依賴。病態依賴的口頭禪通常都是:「沒有他,我活不下去了」「沒有他,我活着還有什麼意義呢」……這些話聽起來很像是愛,但實際上是一種寄生關係,他把自己的生命和價值寄托在別人身上,這樣的人通常會在找到依賴的對象之後,就會突然失去曾經具有的生活技能,比如突然擰不開瓶蓋了、突然不會開車了等等。由於在依賴的過程中,心智不是成熟而是退化,所以他會越來越無法忍受孤獨,在失去依賴的對象之後,要麼尋死覓活,要麼會在短期內依賴上其他人。

好吧,激情之愛不是愛,自我犧牲不是愛,病態依賴不是愛,這不是愛,那不是愛,請問到底怎樣才算愛呢?我們來看派克的另一個凡是,「凡是真愛必然促進心智成熟」,我們借用書中提到的例子來理解一下他的這個說法。

派克有一次去聽一個知名人物的演講,雖然當時氣溫很低,但是由於他聽得很認真,以至於滿頭大汗,當然收穫也很大,與他形成對照的是,很多人覺得這個演講毫無內容。為什麼派克會有收穫,心智能得到成長呢?派克說,這是由於愛。你可能覺得這個理由太奇怪了,但如果我們參照派克對愛的定義來理解,其實是說得通的。派克說「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那麼,派克有自我完善的意願嗎?這個意願促進了他心智的成熟嗎?當然有,派克想要從演講中有所收穫,這個意願進一步轉化為現實的行動,促使他在聽講之前充分準備,在聽講過程中聚精會神,這樣下來,才使他有了收穫,心智得到成長。所以,真愛並不是一時興起的好奇,而是深思熟慮的智慧。

既然心智成熟的動力是愛,那麼阻力是什麼呢?派克說,阻力是懶惰。懶得聽,懶得看,懶得想,懶惰讓人原地踏步,不思進取,的確是心智成熟的阻力。那是不是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就對了呢?也不是,派克說一天工作24小時的人也可能是懶,因為很可能沒有認真思考,只是瞎忙。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有句話跟這個意思差不多,他說,「不要使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因此,懶惰與付出的時間多少沒有關係,與恐懼有關係,懶惰的人總是害怕嘗試新事物,害怕改變,因為嘗試和改變都需要付出努力。

不僅如此,派克還指出,人天生都是懶骨頭,無論是誰,總是會在某個時候感到身上潛藏的惰性。不過你也不要被天生的惰性給嚇倒了,因為我們身上還有促進心智成熟的愛的力量。有時候,懶惰占了上風,於是我們就傾向於及時行樂,逃避痛苦,甚至編造謊言讓懶惰變得合情合理;但如果愛的力量占了上風,我們就傾向於改變和進步,嚮往新的、未知的領域,接受挑戰,承擔風險,心智也越來越成熟。

這一部分在說克服困難的動力是愛,阻力是懶惰。派克反覆強調,真正的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而與愛相對立的,就是懶惰。要注意,這裡的懶惰,是指阻礙心智成熟的消極力量。

但光有愛,還不足以讓我們徹底征服困難重重的人生,愛只是提供了外在的動力,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克服困難的潛在能力,再充足的動力都沒有用,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克服人生困難、促進心智成熟的終極力量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心智成熟是少有人走的路?

派克這本書的關鍵詞,就是心智成熟,那麼到底怎樣才算心智成熟呢?派克說心智的成熟,實際上就是意識的成長,就是重新認識潛意識早已熟知的事情。是不是有點繞?我們來一個一個了解。首先,派克把心智直接等同於意識,認為這兩個是一回事,所以他說心智的成熟,就等於意識的成長。第二,派克說,意識的成長又等於對潛意識的重新認識,這一點信息量很大,什麼叫做對潛意識的重新認識?言外之意,就是說潛意識早就什麼都知道了,它是全知全能的,那裡是知識和力量的最終源泉。

派克的這個觀點,有深遠的哲學基礎和心理學傳承。不過,這些都太抽象了,有什麼東西能夠證明強大潛意識的存在嗎?有的,夢境、雜念和說漏嘴,通常就被精神分析學者看作是潛意識的表現,尤其是他們在治療心理疾病患者的時候,認為這些潛意識的信號往往指明了治療的方向。不過,派克走得更遠,他把好奇的目光轉向了我們日常所說的「狗屎運」和「偶然性」上。他認為,一個人一次走狗屎運的確可能是偶然,但是如果一個人連續多次走狗屎運的話,那就不能用偶然來解釋了,就像一個人一次中大獎是狗屎運,一連多次中大獎就必定事出有因了。

比如,派克在書中提到有個14歲的男孩,從8歲那年的11月份母親突然去世開始,以後每年11月都雷打不動地發生各種意外事故,要麼摔斷胳膊,要麼腦震盪,反正從頭到腳幾乎都被摔了一遍。我們一般會好奇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倒霉,但是派克更感興趣的是,這個倒霉孩子雖然事故不斷,卻一次次逃出生天,至今安然無恙,這不正好說明了他的身上持之以恆地具有某種強大的抵抗力嗎?派克把這個強大的抵抗力稱作「潛意識的力量」。

派克通過這種帶有奇蹟色彩的例子來說明,我們身上隱藏着全知全能的潛意識,它是神秘莫測的。其實,與其說潛意識的神秘性,不如說我們對大腦還有很多未知的方面,這些未知的方面對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有強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對潛意識認識得越多,意識就越成長,心智就越成熟,還是有意義的。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認識潛意識呢?派克說,通過直面現實,克服人生困難。這個要如何理解呢?還記得前面派克關於學校的比喻嗎?他說,我們本身具有思維能力,但是要通過學校的解題訓練才能發掘出來,一樣的,我們的潛意識本身具有強大的智慧和力量,但是要通過解決人生的難題才能發掘出來。這種情況就像我們看到照片想起來了某個人一樣,睹物思人,它就在我們的腦袋裡,但是需要現實的東西去把它喚醒。

因此,派克的潛意識全知全能觀點給了人一種終極的力量——這些人生的難題有什麼好怕的呢,我們本來就具有解決這些難題的潛力。反過來,如果我們逃避現實,不承認現實,也就是不讓現實的信息去激活強大的潛意識,那麼,我們的心智就得不到鍛煉,對世界的認識越來越少,說話做事越來越不切實際,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

談到這裡,我們就可以從總體上了解心智成熟的旅程了。心智成熟的旅程,實際上就是通過不斷克服人生困難,激發我們自身潛能的過程。因為這條路困難重重,很多人都無法堅持走下去,所以越往後走人越少,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但是,不要忘了,派克說我們每個人都一樣擁有成長的潛力,只要我們勇於挑戰,最終就能到達人生的新境界。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4-11 08:04:09

現代年輕人的情感問題很多,需要這樣的情感諮詢師,很專業

頭像
2023-05-23 03:05:38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