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書和課程提升自己,怎樣讓自己的錢花的更值?

情感導師 905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最近讀了成甲的《好好思考》,按照書後的指引,進入了他的公眾號回復關鍵字,發現一個關於讀書方法的分答小講,叫做《讀書記不住、不會用,怎麼辦》,價格9.9元。

不貴,要不要買?

把問題放大一點,如果看到有關自我提升的一本書,或者一門課程,如何判斷自己應不應該買?

我過去的做法,是追隨自己的內心,感覺對了就立馬下單,反正錢花了還能繼續賺。回想起來,這樣的決策本質上就是一種衝動消費,結果就是許多買回來的書和課程,要麼到現在還沒看過,要麼看了感覺沒什麼用。

想買書和課程提升自己,怎樣讓自己的錢花的更值?

在營銷技術強大的現代,每一本書和每一門課程的作者和銷售總能找到方法讓你怦然心動,感覺只要花錢買下,自己就能走向人生巔峰。讓情緒來主導購買決策,我們買到合適的書或課程的概率會變得很低,但是花掉的可是實實在在的錢。

解決的辦法,就是讓理性來主導購買決策。先對書或課程的性價比做一番研究,然後再決定買不買。如果性價比不好,就能省一筆小錢,獎勵自己一個冰激凌;如果性價比不錯,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會白費,因為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的決策水平得到了鍛煉,而且對書或課程也有了針對性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發揮它們的價值。

那麼,如何分析書或課程的性價比呢?我們不妨就以成甲的分答小講為例,一起來看一下。

1、看體驗

這裡的體驗,指的是好不好用,表現為使用成本的高低。書或課程買回來,我們首先需要和它相處一段時間,要麼看,要麼聽。如果光是相處就耗掉過多精力的話,我們就沒辦法關注對其內容的理解了,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曾找過一本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專著,叫《孩子為什麼不喜歡上學》。買紙質書覺得不方便,各個常見的讀書app也沒有,最後找到了一個pdf版。pdf版除了攜帶方便以外,沒比紙質書好多少,每翻一頁都要先把頁面放大才能看到字,還只是一小部分,邊讀還要邊滑動屏幕。不可否認這是一本好書,豆瓣評價到現在還高達9.3分,但我的確是下定了很大的決心,才把它讀完了。

我們可以從使用方法和限制條件兩個維度,來判斷書或課程的體驗。

比如這個分答小講,它的使用方法就是點開在行一點app,聽裡邊的音頻,還可以發信息,和主講互動,以及和其他用戶討論交流。操作挺簡單,界面也挺舒服。不過,它只有音頻,沒有文稿,我只能用聽的方式來學習,而且不容易跳到在想要的地方來聽,好在音頻的時間都很短,最長的就9分鐘,忍一忍就聽完了。總的來說,這個小講沒有給我太多的為難,體驗還算過得去。

2、看功能

這裡的功能,指的是有沒有用,體現為使用價值的高低。我們買產品,是為了解決一些問題,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比如掃把讓家裡變得更乾淨,電視讓閒暇時光變得更開心,等等。可是,書籍和課程跟其他產品不大一樣,它們需要先改變我們的想法,然後促使我們改變自己的行動,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

我們改變想法的關鍵,在於學習作者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自身的認知效率。提高效果好,說明使用價值高,反之則低。書或課程的具體內容,就是作者思路的凝聚和呈現。購買是獲取這些內容的最直接的方式,不過在這之前,我們還可以多做一件事,就是先大致了解作者的思路,判斷其是否值得我們花錢去買。

成甲在《好好思考》一書中,介紹了一件挖掘作者思路的工具,叫五星筆記法,其實就是列出五個問題,然後搜索材料並回答,問題回答完,筆記就算做完了。

五星筆記法的原理是,作者分享的知識,如果只是記錄下來,還是作者的知識。只有把作者的知識與自己的知識相結合併加工,把加工的結果聯繫過去的經歷和未來的行動,才能真正把握作者的思路。

具體怎麼做呢?

(1)預判核心內容:作者想要解決什麼核心問題,為什麼這個問題值得重視?

有的人喜歡一拿到書就如饑似渴地讀,一買到課程就廢寢忘食地看,結果看完之後除了覺得作者的觀點很厲害,案例很新穎,然後就束之高閣,生活還是原來那樣過。其實作者在書或課程中分享這麼多的觀點和案例,都是為了解決一個核心的問題,找到它,就等於把握住了書和課程的核心價值。

比如成甲的分答小講,我們通過看小講頁面上的簡介,以及試聽免費的引言,就能知道小講想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非虛構類書籍的閱讀效率,比如《思考,快與慢》和《烏合之眾》這類的。

(2)記錄講解邏輯:作者的思考過程是什麼?

找到了核心問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理清作者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意味着我們不僅要留意作者說了什麼,還要關注作者講述的邏輯。那要不要把書或課程通讀一遍呢?不用,我們可以搜集關鍵詞,分析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繫,來推測作者的思考過程。

比如成甲的分答小講,我們通過小講頁面的目錄,看出小講大致的講述邏輯,就是走出閱讀誤區、使用四步閱讀法和搭配讀書技巧三大步驟,再細一點就看不出來了。

怎麼辦呢?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藉助強大的搜索。不少人在我們之前就聽過這個小講,其中肯定不乏熱愛整理的人,把自己筆記分享到網上,只要在微信、百度、知乎和新浪等地方搜一下,不難找出一堆的筆記和思維導圖。

通過搜索閱讀,我對小講的邏輯有了更深的理解:

要想提高非虛構類書籍的閱讀效率,我們可以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走出閱讀的兩個誤區。

一個誤區是追求把書讀完,其實沒必要,讀書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不一定非要讀完才能做到,而且有可能讀完了也做不到,因為什麼都沒記住。

另一個誤區是追求一頁一頁地讀,其實也沒必要,因為書的價值並非均勻地分布在每一頁,我們要關注的,不是快速把每頁讀完,而是選擇效率更高的閱讀方法。

第二件事,是使用四步閱讀法。

上述兩個誤區的共同點,是我們把自己變成了書的奴隸,被閱讀本身給束縛住了,走出來的關鍵,就是化被動為主動,主動思考作者的思路和自己生活之間的聯繫,讓自己成為書的主人。

四步讀書方法就是在主動閱讀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第一步是「破」,即用很短的時間搞清楚整本書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方法是閱讀四大板塊:一是封面,從題目中提煉關鍵詞,揣摩書的主旨;二是目錄,分析小標題,理解作者推演全書內容的邏輯,在腦海中建立一份大致的讀書地圖;三是序言,結合目錄分析,梳理整本書的核心架構;四是結尾,閱讀作者對思路的總結和闡釋,再次了解整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二步是「備」,即找到書的核心問題後,先寫下自己的答案,再總結作者的答案,兩者進行對比。任何一本非虛構類的書,都是作者對某一問題深入思考的結果,因此讀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把自己觀點和作者觀點進行對比,互相啟發。如果一開始就直接看作者的答案,就會先入為主,無法更有針對性地思考。

第三步是「研」,即對比了雙方的答案之後,總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儘快把它投入到生活實踐,轉化為我們的行動力。方法是從三個層面來深入挖掘:一是現象層,描述我的策略和作者的策略,找出兩者的差別,指出誰的策略更好;二是原因層,分析作者策略的運行機制,以及背後的原理;三是行動層,頭腦風暴,從現實生活中能用得上這個策略的地方,越多越好。

第四步是「判」,即弄清楚作者提出的核心問題和解決思路後,對書的價值重新評價,判斷其是否值得繼續讀下去。如果剩下的內容還能幫我們解決更多的問題,那麼繼續讀是正確的選擇,否則就沒有讀下去的必要。因為好書很多,把精力投入到新的閱讀會更划算。

第三件事,是搭配讀書技巧。

一是重點內容的標註,作者建議用彩虹筆記法:最有啟發的內容用紅色標註,沒理解的內容用黃色標註,重要的數據、案例和例證用藍色標註。

二是遇到不懂的地方,作者建議先標註留白,以後再死磕,其實標註的工作在上一步已經完成了。

三是讀書後的知識用雲筆記管理,便於查閱;同時建立自己的行動清單,把作者提出的有效策略,轉化為精練的提示,內化成我們的行動。

(3)記下疑問啟發:我對作者講的內容有什麼疑惑和啟發?

理解作者思路的過程中,有些內容會讓我們深感疑惑,有些內容會讓我們備受啟發,這些點我們要及時記錄下來,它們都是我們下一步深度加工的切入點。

比如在上一步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啟發,就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警惕手段目標化的錯誤。就拿平時的教學來說,有時候我會把導學案講完當作課堂的目標,其實真正的目標,應該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因此,學案要不要做完,取決於目標的達成,而不應該是硬性的任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最好合理統籌課本、學案和配套練習等資源的配合使用。

另外,我對小講提出的讀書技巧有兩個疑惑:一個是對於看不懂的地方,怎樣死磕才能提高效率;另一個是讀書後的知識,用什麼樣的形式整理到雲筆記中,能更方便查閱。這兩個疑惑,或許成甲在小講中有詳細說明,或許他也只是一筆帶過。

(4)提煉思維模型:我能從中提煉哪些有效策略?

解決了疑惑,收穫了啟發,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總結有效的解決策略,形成思維模型,這是升級自己認知體系的關鍵一步。

認知心理學發現,當我們思考的時候,大腦會啟動一個叫工作記憶的區域,所有相關的信息都會放到這裡處理,可是工作記憶的容量小的可憐,只能同時處理四組信息,超過就受不了。

提煉思維模型,其實就是把有用的信息打包成塊,這樣下回要用的時候,就可以一次性提取出來,只占用一組信息的容量,提高思考的效率。

比如通過前三步的閱讀和整理,我想到了著名的營銷顧問西蒙斯.涅克提出的「黃金圈」法則:做一件事時,先從why出發,思考做這件事情的核心原因是什麼;接着從how分析,思考把這件事做成的基本路徑是什麼;最後從what考慮,尋找更有效率的具體做法。

這種思維方式則是和普通思考方式相反的,許多人在思考一件事,都是先想着要做什麼(What),然後再想怎麼做(How),而事情做好以後就不管了,很少有人能主動反思為什麼要做這件事(Why)。

(5)變成具體行動:有效策略如何用到我的生活?

提煉了思維模型,並不意味着它就長在我們的腦子裡了,如果不能及時鞏固的話,很快就會被遺忘。鞏固的辦法,就是刻意練習,說白了就是不斷地拿出來用。

比如黃金圈法則能用來做什麼呢?只要留心關注,我們不難找到一堆有待解決的問題:

教學中,有的老師頭疼周末作業很難抓,其實可以先想想周末作業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why),接着了解管理周末作業的基本流程有哪些(how),然後再來設計一套有效率的做法(what)。

生活中,有的人頭疼自己怎麼少吃都瘦不下來,其實可以先想想自己為什麼想要瘦(why),接着搜索權威資料,了解瘦下來的基本原理是什麼(how),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套合適的減肥方案(what)。

家庭中,有的父母頭疼孩子怎麼教都不開竅,其實可以先想想自己為什麼想要教孩子(why),接着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是什麼(how),然後選擇對孩子更有幫助的做法(what)。

......

分析完體驗和功能,這個分答小講的核心內容也基本上搞清楚了,因此對我來說沒有購買的必要。

有的人會認為買得起就不要糾結,別當守財奴。這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提升自己可不是花錢就能做到的事情,還得自己投入精力和時間去思考。分析體驗和功能的過程,本質上就是思考的過程,而且這樣做能讓我們少花更多冤枉錢,把錢花在只能通過直面作者文字才能深入思考的書或課程上。

我是藍色winds,一個初中數學教師,專注於數學教學、家庭教育和個人成長的方法論。

- End -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1-06 01:11:05

每次有疑惑都會請教,你們對我的幫助真的很大,謝謝!

頭像
2023-09-25 03:09:19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3-06-28 20:06:03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