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上如何建立信任?

情感導師 739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下午寫了如下一條朋友圈,引發了朋友們的討論,因此我又寫了這篇文章。詳細的談談我想說的話!

在中國做生意始終有一個窘境:

商家生產好產品,賣不好,因為顧客不相信你。

而顧客想買好東西也不好買到,他們不知道到哪兒去買,也根本不知道相信誰,只能選擇相信價格、熟人或評論。

在互聯網上如何建立信任?

這種現象的背後是什麼原因?

是不信任讓我們的溝通成本極高。

顧客不相信商家,反過頭來商家也提防顧客。

中國營商環境差的根源就是相互不信任。

企業營銷的本質就是構建信任!

但是信任成本非常高,國內的很多企業現在不重視產品,重視營銷。國內營商的營銷成本比其它國家高很多。這種錯誤理念讓國外、甚至我們自己也認為國人不值得信賴。

誰能在傳播中突破信任的界限?

誰能知道如何在互聯網上構建信任?

誰的企業就一片光明!

一直跟隨學習打造IP的【潘潘郡主在】該條動態下留言說:

終於找到這個痛點解決方案。我是深有感觸,你的身份在客戶心目中是代表商家,他會質疑你說的話代表着利益,最終客戶只能以價決定。什麼時候你的身份是某一方面專家、是別人認為有值得信任的標籤,一切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打造IP產生信任的人格魅力是一切成事的基礎。

未來的一切生意都是光天化日之下進行,每一筆訂單都是眾目睽睽之下產生,你想坑蒙拐騙,門都沒有!所以,誰能和消費者建立起信任體系,誰就是贏家!

那麼,在互聯網上我們做的內容營銷、天天去做傳播,究竟如何才能構建起來信任呢?

我們從頭開始說起,把這個問題搞透:

一、內容營銷的核心是——獲取關注,贏得信任

獲取關注——用戶對你的內容感興趣,想進一步認識你,關注你,也就是內容的背後是一個人(企業),內容本身沒有多大意義,過一會就忘了。

贏得信任——用戶通過內容認識你以後,還不斷的「消費」你的內容,每次都感覺內容很好,就慢慢的對「這個人」產生了熟悉和信任。

上面也說了:信任才是營銷的核心。

任何內容營銷都是為了篩選出來越來越多的信任關係的用戶。

IP營銷的邏輯——是獲取信任用戶的邏輯,而不是流量思維。

所以IP營銷不注重閱讀量/粉絲量,不注重文案表達能力,也不注重標題黨。

文案和標題黨只是錦上添花。

二、為什麼要關注你(傳播主體)?

你的內容能不能告訴用戶你是誰?

你持續傳播的內容能不能贏得用戶的信任?

這裡很多人會犯錯:為求得閱讀量/粉絲量,什麼亂七八糟的內容(雞湯八卦娛樂熱點等)都發,卻忘記了自己是做什麼的?這樣的內容確實容易帶來閱讀量,但是他們是衝着這些亂七八糟內容來的,並不是衝着你來的,所以並不會成為你的用戶,更不會信任你。

三、做好內容營銷的3大核心關鍵是?

1.你是誰?(互聯網上的標籤)

2.你是做什麼的?(聚焦一個細分行業)

3.為什麼要相信你?(持續的內容構建勢能)

高效率的內容營銷始終都是圍繞這3點

不斷的強化它,持續的捍衛它

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你、熟悉你、信任你

對照此三點,根據我的觀察來看,至少有八成做內容營銷都是在亂打拳,沒有章法,想當然的去做,做好做不好全靠蒙。

他們並不知道真正的方向在哪裡?總是追求閱讀量/粉絲量,什麼內容火發什麼?卻忘記了自己是做什麼的?標籤和你的內容一定要配稱,不然就會錯位,做的很多都是無用功。

企業做內容營銷核心目的就是——用產品/品牌連接用戶

衝着你品牌,產品來的粉絲,一個抵好幾百個屌絲。這樣的一萬粉絲,價值絕對不亞於一個百萬自媒體的大號…

在沒有連接的時代里,如果說人是信息孤島的話,產品就是「孤兒」。用戶產生於連接,是「連接」派生出了「價值」!

用內容來連接用戶:幾乎全部的企業,不管大中小,都是做某個細分行業的,實際上企業做內容營銷的方向,就是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去連接它的潛在顧客。

企業做內容營銷的誤區就是盲目去做,沒有規劃,只盯着閱讀量粉絲量,內容雜亂無章。很多企業把自媒體人廣告變現的那套邏輯當做內容營銷的標準了。

人家的產品是廣告,靠廣告賺錢,當然得把閱讀量粉絲量做上去了,哪怕是刷閱讀量粉絲量也得刷上去呀,可是企業你是靠產品或服務變現的,要連接是真實的顧客,不是咪蒙等一樣的自媒體人。

用內容來篩選用戶: 我們的用戶不可能是10億網民。我們的用戶只是一個小眾群體 這樣去做內容營銷,不會像轉發個八卦雞湯娛樂新聞那樣有很多的閱讀量,但是很精準。

1000個雞湯粉,都趕不上1個精準粉絲質量高。

10W+都趕不上100個這樣的粉絲轉化高。

生意的本質是流量,在內容營銷里,很多很多的人,追逐的是烏泱烏泱的粉絲量閱讀量,特別忽略的一個重點是轉化率。那些泛流量轉化率極低(<1‰),這樣去做,即使百萬粉絲大號又能怎樣呢?更何況能做到百萬粉絲也是不多的。但如果換一種思路,去吸引別人,讓用戶來找你,這種能夠建立深度連接的留量,1個就能抵得上1000個泛流量。也就是你有1000個這樣的粉絲,抵得上一個百萬粉絲的大號。

四、為什麼說1個信任的流量(鐵杆粉絲)抵得上1000個普通的泛流量(訂閱/關注粉絲)?

信任流量:知道你是誰?做什麼的?對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悉和有潛在的需求,並願意主動關注你,和你進一步保持連接的人。

泛流量——訂閱你的、關注你的粉絲,付費引流過來的粉絲,以及用一些雞湯八卦文引流過來的粉絲。這樣的流量主體對傳播主體並沒有基本的了解,或者傳播主體用雜亂無章的內容吸引來粉絲。

從泛流量——到——信任流量還需要還長的一段路要走,喜歡你的內容到還想主動關注內容提供方,1000個泛流量里可能只有1個。做過引流和轉化的人就知道這個轉化率有多低了。

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網易號,抖音等上的粉絲,看起來一大把,可是你要做私域流量池的時候,要轉化為朋友圈好友,就知道有多難了。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微信號,只能促使他們主動添加你。

願意主動添加你的人,就是信任的流量。一個粉絲要主動添加你,一定是看了不止一次你的內容,被你的專業打動,想要進一步了解你,然後評論或者私信詢問你的私人微信號,再跳到微信里,手動輸出你的微信號搜索—驗證—添加你。

這比動一下手指頭關注或者訂閱你,難多多了。他對你沒需求,不認為你的內容好,不想進一步了解你,是不會費那麼大的功夫添加你的。

吸粉VS吸引——這是兩種「流量觀」:

你跋山涉水去見的人根本不會牢記你,他只會記得自己跋山涉水見過的人!

在一個細分行業,你能獲取10萬個信任流量,就能擁有傳統意義上1億個粉絲的勢能,繼而獲得數十億次的傳播當量,足以影響一個細分行業了。

退一步說哪個小一點的公司能獲取1000個信任流量,一定會活下來,能獲得10000個信任流量,能活得很滋潤。

硅谷創業教父保羅·格雷厄姆說:對於一個新產品來說,100個鐵粉比10000個覺得你還可以的用戶要好很多;樊登在創辦樊登讀書會時,最大的信心就來源於1000個鐵粉原理:只要有1000個鐵杆粉絲的支持,互聯網項目就一定能活下去;小米手機成功的起點也是100個MIUI的深度用戶。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產品運營和營銷的邏輯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從得渠道者得天下,轉變為得粉絲者得天下。

五、如何在互聯網上建立信任?

虛擬>現實的時代,虛擬空間裡的信任產生的基礎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營銷的根本是構建信任。

在虛擬網絡空間裡信任怎麼構建?

以使用最廣泛的朋友圈為例:

1.信任來源於真實:你的微信名字、頭像、地區、個性簽名等最基本的裝修,是不是真實可信的?

我是發現絕大多數的人搞的是假的,而且是故意搞成假的。在網絡空間裡,人與人都是弱連接,弱關係,一個人認識另外一個人最基本一點的就是看他的名字頭像簽名…

2.信任來源於專業:你朋友圈裡發的內容是不是專業、有料、有價值,還是雜亂無章,今天發雞湯、明天發熱點,後天曬個娃的,讓人沒有辦法認識你究竟是幹什麼…

3.信任來源於持續做一件事:你做的事情,三天兩頭就換了,這個月賣面膜,下個月賣水果,誰敢信任你呢…

4.信任來源於真誠:真誠的與好友互動、溝通,不要誇誇其談,不要華而不實,你的每一點用心,好友一定能感知到的…

5.信任來源於能量更強的人/物的背書:大V替你說句話肯定好使,你和馬雲等名人合個影也很有說服力,你在社交媒體上內容無處不在,也能說明問題,你出一本書也是同樣道理…

6.信任來源於一個人堅強的自信:你的任何一份努力的付出與鑽研,都會讓自己在某個領域裡變得自信起來,這種自信無形中就能傳遞給你的用戶。

你含含糊糊說一句話,跟堅定的相信傳遞出去的話,感染力也是不一樣的。

就像我寫的這一條一樣,我是用心在說話:我堅定的相信它一定會對你有幫助,有啟發!

【總結為2句話】

1、熟悉產生信任!

2、信任產生於「專家感」!

【熟悉產生信任】 我們見到陌生人或者去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會有恐懼感,會警惕起來,就會有天然的不信任,原因就是因為「陌生」。 我們去醫院看病總想找「熟人」,我們賣東西不放心時,會首選自己熟悉的品牌或者找熟人問一問。

產生信任的基礎就是熟悉,不管見面不見面,通過什麼方式了解和熟悉,都是熟悉以後才產生了信任。

比如電視/電梯廣告,重複的潛意識廣告是怎樣讓人們喜歡併購買產品的?你可能並不喜歡看廣告,只是無意間看到了廣告,但是只要這個廣告重複的夠多,讓你看到的夠多,潛意識裡我們的大腦就會記住它,大腦銘刻的熟悉程度會讓人對產品產生積極的反應。下次在需要購買的時候,你會首選熟悉的品牌,即使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一定是你最信任的。

【信任產生於「專家感」!】人們信任專家一方面是因為專家代表權威、代表可信度高、代表權威。另外一方面是專家可以降低用戶的「搜索成本」。

用戶問一個問題,在網上一搜會出來10000個人的答案,信誰說的呢?答案是「專家」。

怎麼增加個人信度和專家感?

一個是信息內容的識別:就是這個人分享/輸出內容都是聚焦於某個細分行業/垂直領域的,這叫「專」。輸出的內容不聚焦,雜亂無章則不會產生信度。

二是信息內容的360°全方位立體式:輸出的內容很聚焦,而且成體系,能從各個角度給用戶帶來全方位的信息,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立體式指的是內容形式(文字/圖片—/圖文/音頻/短視頻等)組成新媒體矩陣,覆蓋多個社交媒體平台,覆蓋更多的人群。

三是純粹接觸效應:人們看到某樣東西的次數越多,對其喜愛的程度就越高,無論是人臉、廣告、自造詞彙、商品還是建築物等,在人們眼前出現的次數越多,好感度也就越高,因為熟悉所以喜歡,信任便產生於此。

之前我說過很多次的一句話:一個信任流量抵得上1000個普通流量(訂閱/關注粉絲)。粉絲是一過性/一時性的關注,而不是對你的信任。所以社交的精就在於要盯住經營「信任的流量」,而信任流量來源於「專家感」的建立。

六、做用戶的代言人

在工業化時代,廣告宣傳經常講的的品牌代言人

在互聯網時代,這幾年頻頻提起用戶思維,則是告訴我們要做用戶代言人

這裡面根本的原因是商業話語權的轉移——從廠商轉移到了用戶。用戶掌握了商業的話語權,因為用戶是具有媒體屬性的人。「人」才是最大最厲害的媒體。

新媒體的本質就是話語權的轉移。過去媒體是中心化的,老百姓不掌握話語權。自2013年以來,個體越來越掌握互聯網上的話語權,很簡單一個理由——人人都是自媒體。

在商業環境裡,任何一次傳播的重大變革,一定會引起商業的巨大變革,對於傳統企業來說,這是衝擊性的、破壞性的、毀滅性的變革。

商業,不就是爭奪話語權嘛!話語權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營銷力。所以說今天,營銷越來越等於傳播!一定要記住這句話。過去你有多麼重視營銷,今天就應該有多麼重視傳播。過去你花時間學了那麼多的4P、定位理論,今天也要花點時間學傳播,要懂傳播。不懂傳播的人,好比黑夜裡向情人拋媚眼。當我們重視起來傳播?傳播傳的是什麼?是內容,就是做內容營銷。傳播是【傳者傳其意,受者曉其事】,就是讓你的內容被你所定義的用戶所理解。

做用戶代言人:這些年我們看到很多企業不請明星代言了,企業主親自去做廣告代言人,比如雷軍董明珠等。他們既是為企業代言更是為用戶代言。

江小白說它是年輕人的「青春小酒」,是一種為用戶代言。

喬治巴頓輕奢白酒說它代表着快樂和奮鬥,是苦逼又快樂的奮鬥者的情緒飲料。

品牌代言人是站在品牌方角度說好話,往往是自吹自擂。

用戶代言人是站在用戶角度說貼心話,替用戶做出來一款心儀的產品。

這個時代你的產品可以被模仿,你的店鋪和廣告可以被模仿,唯有你和顧客的關係他模仿不了!

最後總結:

新、舊2種營銷,傳統營銷與新的營銷的最大區別就在於:

新的營銷是【經營用戶】,不是【經營產品】

新的營銷是做【用戶代言人】,而不是【品牌代言人】

我們無論是打造個人IP、產品IP、公司IP,目的都是做一個【用戶代言人】,這就是經營用戶。也就是說傳統的公司、傳統的營銷都是【貨】,新的營銷、IP營銷都是【人】。過去是【貨找人】,現在是【人找貨】,過去是【貨—場—人】,現在是【人—場—貨】。

【作者丨祝福:IP營銷方法論開創者、社會化媒體傳播專家、數字營銷實戰專家,為個人/企業做好內容營銷、搭建私域流量池和打造IP賦能!】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30 07:03:42

專業的情感服務機構真的不錯

頭像
2023-06-20 12:06:28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