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過敏」的人群,該如何克服社交焦慮?

情感導師 600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Summer姐姐/ 文

今年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多地都倡議「就地過年」,不聚餐、不聚集。有些人遺憾自己不能跟家人團聚的同時,也暗自竊喜:這對於「社恐」人群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的一首《職場社恐之歌》,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很多在善於社交的人看來輕而易舉的行為,對於「社恐人群」來說,都會在心裡掀起一番「驚濤駭浪」,比如,和不太熟的同事在公司以外的地方相遇:

其實,有着「社交焦慮」、對人「過敏」的人群並不在少數。

對人「過敏」的人群,該如何克服社交焦慮?

據調查顯示,多達40%的人認為自己不擅長於人際交往,並且會對社交活動產生焦慮感。社交焦慮障礙,已成為僅次於抑鬱症和酒精依賴的人類第三大常見的心理障礙。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如何克服社交焦慮》。

作者埃倫·亨德里克森博士,是美國波士頓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她本人在多年前也患有嚴重的社交焦慮,同時她對這個課題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在這本書中,埃倫博士將其前沿的研究成果,與真實案例結合在一起,以幽默的筆觸,帶領讀者發掘社交焦慮障礙產生的根源,以及焦慮持續存在的原因。

她在波士頓大學的焦慮與相關障礙研究中心,也幫助數百萬人戰勝了社交焦慮,做回了真實的自己。

埃倫博士告訴我們:很多焦慮是「習得」的,這就意味着,我們同樣可以「習得」如何克服焦慮。

什麼是社交焦慮?

一個人究竟焦慮到了什麼程度?心理學家列出了社交焦慮常用量表的25個場景,可以用來自測。

你認同的場景越多,說明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焦慮就越多。

當然,這種焦慮也是分為不同層級的。

第一個層級是最常見的「社交尷尬」,例如服務員說「請慢用」,你脫口而出「你也是 」。這會讓你當時感到尷尬,但無傷大雅,過了也就過了。

第二個層級,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害羞」,比如我們只願意和自己的伴侶,或者最好的朋友待在一起;我們在會議上從不舉手發言,我們擔心自己言行不妥,同時又為這種擔憂而感到沮喪……這是一種常見的「日常社交焦慮」,也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

第三個層級就要引起重視了,這就是「極度羞怯」,達到了社交焦慮障礙的程度。指的是在社交或者工作長河中,害怕被他人審視、評判、被發現缺乏社交能力和個人表現能力,會妨礙你去做自己想做或者要做的事情。

社交焦慮障礙,是僅次於抑鬱症和酒精依賴的第三大常見的心理障礙,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讓一個人失去友情,人際關係也受到影響,令人感到孤獨和痛苦。

但每個硬幣都會有兩面,許多有社交焦慮的人,也會擁有一些優點:比如謹慎思考,有責任心,有強大的內心嚮導和職業道德感,極具同理心,對他人友善、樂於助人等等。

這些特質,都是適用於21世紀日益互聯和全球化的社會的技能,更是一個人的優點所在。

從根本上說,社交焦慮,是一個人以一種扭曲的方式來看待自我,並將這種扭曲視為真實。也就是說,這些人放大了自己的缺點,卻全然忘記了自己擁有的巨大天賦。

因此,你所要做的,不是改變自己的個性(無論是內向或者外向),而是看到本來的自我,找回那個真實的、嶄新的自己,然後,做你自己就好。

社交焦慮從哪裡來?

首先是遺傳問題,如果一個人的一級親屬里,有焦慮障礙患者,那麼這個人患有焦慮障礙的風險,就會增加3—5倍。

但是由於焦慮不是由單個基因控制的,所以遺傳問題非常複雜,暫時沒有確定清晰的說法。同時,焦慮不是一種客觀情況,目前也沒有能夠確定焦慮的實驗室測試,因此焦慮的診斷結果,都是基於自我報告的結果。

簡而言之,焦慮是會遺傳的,但究竟是怎麼遺傳的,沒人能夠說得清楚。

其次,焦慮也可以通過「習得」而來,這種習得,很可能是通過某一段經歷而被銘記住的,這就會讓我們產生恐懼,害怕他人發現我們自己在做蠢事,也害怕被他人所揭露。

我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歷。幼兒園時,有一次我被小夥伴推入水坑,褲子弄髒了,當時的老師一邊為我清理污物,一邊大聲訓斥我。

從那以後,我開始抗拒上幼兒園,並且不肯向父母說明原因,同時開始懼怕老師,這種情況一直到上小學才有所緩解,但仍然不敢在課堂上發言,更不敢主動跟老師說話。「怕老師」這個毛病,幾乎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而有的人,是因為在孩童時期,遭受着父母的嚴厲監視與管控,到了成年之後仍然經常覺得「別人在看着我,會發現我的錯處。」

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學習到的東西可能完全不同。有的人會認為和鄰居聊天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而有的人則會聯想到童年的糟糕經歷,覺得和鄰居聊天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為這就意味着要接受別人的苛刻評判。

我們像海綿一樣,吸收着家庭教育,卻往往沒有意識到,一種核心信念也會在我們心理逐漸成型。

一般來說,很多人在面對這種焦慮時的第一反應,就是逃避,這可以讓焦慮暫時消失。但從長遠來看,這種逃避不可取,甚至是災難性的,它會嚴重損害我們的情感健康,並且使焦慮持續下去。

換句話說,有了逃避,焦慮得以「完美地」發展和保持。

內向=焦慮?

內向和焦慮之間並不能劃等號。你可能是一個內向的人,但不焦慮;反之,你可能是個外向的人,但有社交焦慮。

內向和焦慮之間的界限,又是什麼呢?

首先,內向是天生的,而社交焦慮是後天的。

其次,內向的人獨處會感覺良好,而焦慮的人獨處,只會感覺到沒那麼焦慮而已,這只是一種解脫感,而非滿足感。

第三點,社交焦慮會因為「完美主義」愈演愈烈。因此我們如果達不到對自己的「完美要求」,就會在社交場合因為懼怕而選擇沉默不語。

最後,內向是一個人的處事方式,而社交焦慮會切實地影響一個人的生活。

我們要做的,是尊重內向性格,同時要克服社交焦慮。

是什麼削弱了我們的自信與勇氣?

有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處在一個公共場合當中,因為自己的某種穿着(比如衣服髒了)或者某種舉動(比如在超市買了特別多的東西),就會覺得別人都在看自己,並且認為在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一個「怪人」,從而感覺到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渾身不自在,焦慮不已,急於想逃離這個環境。

而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我們的「異常」。作者認為,這是社交焦慮的人的「內在評判」所致。

被困在自認為可能被他人評判的世界裡,或者被困在自我評判的頭腦中,會讓一個人遠離真正的自己。

尤其是對於社交焦慮的人群來說,這種「內在評判」或者「自我批評」,就像是有個人在拿着大喇叭對着我們的耳朵叫喊,用批評的標籤和難堪的預測「攻擊」我們。

於是,「戰鬥或逃跑」就是我們的應對方式。

這種內在評判,一邊要求你做得更好,一邊削弱你的自信心,讓你感到掙扎、充滿壓力和缺乏安全感。

對於這些人來說,真正擔心和抗拒的的,可能並不是社交場合本身,而是來自於擔心我們害怕的事會成真。

說到底,我們真正害怕的,是被暴露,而且與其說是恐怖,不如說是「羞恥」,就是這種「羞恥」讓我們想要隱藏,社交焦慮就是一種想要尋找「遮羞布」的衝動。

更糟糕的是,一旦我們被捲入了社交焦慮,消極內容對我們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積極內容。

因此,不管我們恐懼的是什麼,最終都會歸結為一件事:我不夠好,而且每個人都會看到。

這最終會摧毀我們的自信心。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克服這種內在評判帶來的消極影響呢?

簡單來說,需要兩個步驟:反駁和講和。

首先,我們要用一個叫做「替換」的工具,來反駁內在評判,從而改變評判對我們造成的威脅。

先問問自己的內心:「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我預計自己會做的傻事具體是什麼?我預計具體是誰回來評判我?」

記住,一定要「指明」,不能模糊地想:「所有人都會覺得我怎樣……總會有什麼壞事發生的……」這些不成型的想法會造成焦慮。

比如,用「老闆會討厭我的方案」來代替「所有人都會討厭我。」

再比如,用「同事***又要對我的衣着品頭論足了」來代替「人們都認為我很醜。」

一旦確定了具體的焦慮,我們就能認清它們的本質。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挑戰它了。

問問自己:「那到底會有多糟?真的是災難性的嗎?值得你的神經這麼緊張嗎?這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僅僅因為一次錯誤就被解僱的幾率,究竟有多大?如果你被解僱了,就意味着你再也找不到新工作了嗎?」

這些問題,可以拿來應對幾乎所有引起社交焦慮的想法,可以讓你好受一點,不再那麼緊張焦慮。

然後,你就可以進行第二個步驟——與內在評判講和。

創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嘗試去做困難的事情,這就是「擁抱」法。

自我同情,就是要創造這樣一種支持性、有親切感、鼓勵性的環境,幫助你鼓起勇氣,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如果說,內在評判是在尋找和攻擊我們的脆弱,那麼自我同情就是在尋找人之常情,並且給予理解、關愛、欣賞和幫助。

自我同情由正念、自我友善和意識到人性是共通的三個部分組成。

正念不是你實際的想法或經歷,而是「觀察」你的想法或經歷的方法。

比如說,你回想起自己一個最近的丟臉事件,以前你會想「我真是把事情搞砸了」,這會讓你自己感到尷尬和羞愧,甚至恥辱。

現在你可以改變一下方法,對自己說「我的想法是:我真是把事情搞砸了」。

二者有微妙的差異。第二種表述有距離、有覺知,記住,感覺不是事實,想法是短暫的,不是事實的真相。

內在評判把可怕、焦慮的失敗預期拋給我們,但我們不必為這些預期糾結,我們可以看着內在評判拋出了這些想法,不必去接。

接下來可以問問內在評判:「你在怎麼幫我?」

充滿同情地和自己對話,看到我們的不足和失敗,並認為這很正常,同時也提供給自己一個安全有愛的地方。

你可以對自己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緊張害怕,這很正常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但是慢慢地,事情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之前你做到過,現在你也同樣可以。」

在這個安全的世界裡,自我同情喜歡全部的你。

替換和擁抱兩種方式可以同時運用,效果會更好。

內在評判只想要你做到最好,但它使用一種無效的方式在跟你溝通的。所以你可以試着跟它講道理,告訴它你有多強大,提醒它:友善勝過批評。

你要告訴內在評判:現在,我要去直面一些恐懼了。

用行動戰勝焦慮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建議:有動機前先行動,你的信心也會迎頭趕上。

以前我們的固有觀念是,一個人得先有做一件事的意願,才會去做這件事。

但作者告訴我們,當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其實你就已經準備好了,可以付諸行動了。

比如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例如健身、吃沙拉、早睡等等……一旦做了,大多數人還是很高興自己開始行動了,並且投入其中。

很多時候,不是事情本身讓你痛苦,而是你內心的抗拒作祟。

信心也是這樣,如果你先行動起來,即使只是做做樣子,信心也會隨後而至。

因此,行動比信心更重要,真誠地去做,先假裝自己能做到,直到真的能做到。

勇敢並不代表不害怕,事實上,恐懼才是勇敢的前提,真正的勇敢,是感到恐懼,但還是會去做。

當然,開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堅持一段時間就一定會發生變化,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告訴自己:「我只是焦慮,而不是做不到。」

一些實用的方法

在書中,作者還介紹了一些克服社交焦慮的好方法。

比如「角色扮演」,也就是說賦予自己一項任務或一個角色結構,在一定的約束範圍內工作,會讓我們確定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會輕鬆很多。

例如,在聚會上你可能會很焦慮,但如果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在5分鐘內,和一位女士儘可能多地了解對方」,也許你就會做得很好。

這種結構設定可大可小,也可以長達幾個月或者只持續片刻。結構會給你一個目標、一個定義,能消除不確定性,給你清晰的思路和信念,讓你對自己的技能有信心,進而對自己有信心。

再比如,重複去做,直面恐懼;集中列出你的挑戰清單,然後去嘗試等等。

另外,我們也需要逃離社交焦慮的一些陷阱:

我必須時刻監控自己和自己的焦慮。

我的感覺就是我的模樣。

人們都會評判我。

我必須表現得很完美。

我的社交能力很差。

喝酒能讓我放鬆。

寫在最後的

其實有很多偉大人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社交焦慮」,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們獲得的偉大成就,相反地,那些直面恐懼、克服困難或者接受自己、與焦慮共存的過程,反而成為他們人生當中熠熠閃光的經歷。

甘地在談到自己的社交焦慮時說過一句話:「它讓我成長,幫我辨明真相。」

其實,我更喜歡這本書的英文名字——《How to be yourself?》,怎樣做你自己?

坦然社交的前提,是先坦然接受自己。

焦慮成習慣時,你可能會失去解決問題的信心,但是要記住,永遠存在另外一種看待問題的方法,你永遠不會沒有選擇。

放棄完美主義,做個普通人,堅信自己的小缺點、小錯誤會讓你更討人喜歡。

找到了真正的自己,與自己的不足和解、共存,你才會獲得自由。

以上。

你有「社交焦慮」嗎?歡迎分享你的故事

「 壹薦」

《如何克服社交焦慮》

作者:【美】埃倫·亨德里克森

譯者:馮曉霞

中信出版集團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4-10 09:04:46

確實不錯,挽回了不少瀕臨離婚的家庭!

頭像
2023-10-29 00:10:06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06-01 21:06:15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