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對話 · 梁永安|世界在自己的愛情里

情感導師 597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點藍字,加星標,讓你更容易看到我們!

對話·梁永安

《新知》對話 · 梁永安|世界在自己的愛情里

> 完整專訪 |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 梁永安 <

沒時間看視頻也可以看文字以下為採訪摘要

戀愛是對人最大的考驗

你有多久沒戀愛了?你是否也在期待一場真正的愛情?你有被父母催過婚嗎?一個人沒車沒房,你願意和ta結婚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嗎?為什麼相愛越來越難?以上這些困擾着無數當代年輕人的問題,我們在一位「50後」大叔那裡聽到了解答。

△梁永安

他就是梁永安,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比較文學、電影和小說,也是一名「網紅」博主。一場名為《單身的黃金時代我們如何面對愛情》的演講視頻,讓他成為了百萬年輕人心目中 「最懂愛情」的教授。他在網上錄製愛情課,結合當下熱門青年話題,每周發布視頻,以文學、電影和個人觀察的角度,解讀年輕人真實的愛情問題、生活問題,網友彈幕密密麻麻覆蓋整屏畫面。愛情究竟是什麼?人活着一定需要愛情嗎?相愛為什麼越來越難?我們又為何總在憧憬理想的、完美的愛情?我們跟梁永安相約上海,在這座集年輕化、多元化、全球化於一體的都市中,在個體與社會、時代的生存發展連接中,尋找關於愛的答案。

田川:您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在愛情之上的獲得和思考,您的戀愛經歷很豐富嗎?梁永安:也不見得,主要是我從小就比較喜歡觀察社會生活,喜歡看人。田川:那為什麼會選擇講愛情呢?梁永安:我本身是學文學的,愛情是文學作品裡的主要題材之一。我從小就蠻喜歡看哲學、經濟學、歷史學,我覺得今天的人沒有活出歷史性。今天的年輕人被封閉在小日子的憂慮里,連起碼的家都成不好,戀愛都談不起來,這樣就會產生巨大的焦慮,所以我很想切入這個問題,因為我覺得戀愛是對人最大的考驗,到底選什麼人,以什麼價值為核心……

△梁永安隨手拍下城市中的人事物

梁永安喜歡觀察和記錄。外出講學或遊玩,他都會隨身帶着相機,隨手拍下的城市中的人事物,都成為他日常思考和研究的對象。梁永安說,中國社會處在「文明三明治」階段,他稱現在的青年一代是創世紀的第一代,到底該如何生活?如何面對新時代的愛情?一切都充滿未知。

田川:您說現在的青年是一個文化三明治,他們被夾在了當中。梁永安:是的,我們變革的太快了。爺爺奶奶那代是農業文明,父母那代成了工業化社會,到年輕人這代已經進入後工業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完全是新的場景,三代人卡在一起。所以我對90後的評價特別高,我覺得他們是創世紀第一代,充滿了犧牲性和探索性。我們現在到底該怎麼生活?農業社會那套已經過去了,新的還不清楚,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作為依據。

愛情面前首先是獨立的人。

——梁永安

梁永安:中國沒經歷過文藝復興,因為文藝復興是從神權里脫離出來的。我們在五四運動後要求個性解放,其實就是西方的文藝復興。但五四運動是在中國文化界上層掀起的,整個社會其實就像魯迅寫的《阿Q正傳》、《風波》一樣,底層還處在貧困的傳統裡邊,所以當時的社會是沒有太大變化的。說以前的中國是詩書大國,其實這是句空話,那會兒真正能讀書、識字的人是很少很少的,買得起書的人就更少了。1949年,全國60個人里才有一個小學畢業生,怎麼可能是一個讀書的世界呢。中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我們第一次達到了現代的門檻,終於脫離了求溫飽狀態,發展到了讀書的社會,但現在是碎片化時代,大家恰好不看書了。愛情也是,以前中國沒有愛情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以前只有恩情,女孩十五六歲就結婚了,男孩有的可能還要更小一點,大家歷歷代代都是直接進入婚姻,在婚姻中長大。西方中世紀,很多男子都是35歲才結婚,因為這時他才有建立一個家庭的基本條件,在物質積累的過程中他不斷有精神上的成長。所以現在很多人戀愛搞不好其實也是個好事情,因為他對自己更珍惜了。不像以前女人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現在大家開始關注精神的、文化的、社會的,以及有沒有精神上門當戶對的基礎,很多方面都開始重視起來了。人對自己的價值開始珍惜起來了,這個時候先要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有價值的人,才能在現代生活里有立足的能力。中國當代青年現在所處的背景是大移動、大流動的時代。

△梁永安帶着相機行走在城市中

田川:現在的社會狀況、福利問題、生活成本……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講,他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獲得您說的自由?梁永安:行動太重要了,光靠腦子想一點用都沒有,還是要有生活實踐。經歷過苦辣酸甜後才能大致形成一個共識,一種新的生活理念。今天的年輕人在儘量把年輕階段變成精神上不斷擴大,不斷積累,不斷試錯的過程,但還是有很多年輕人做不到這點。他在多元社會裡經歷的還是太少,看的太少。就像「黑天鵝理論」,你覺得天鵝全是白的,你走遍天下,最後看到了一隻黑天鵝,才把你原來形成的邏輯打破。所以我們現在太需要打破這些觀點了。西方社會強調人是獨立的,但中國祖祖輩輩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就造成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影響非常大,年輕人是有很大壓力的。

青年一代,愛情是最大的考驗。

——梁永安

梁永安:一個人的自由在哪裡?當代年輕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吸收了很多東西,但我覺得今天有很多偽理想主義者,這個很可怕,因為他從觀念上對自我的評價很高,覺得自己很現代,追求自由、獨立……但其實在他生長過程中,內心積累的是軟弱的、依賴的、缺乏磨練過程的。到了關鍵時候,愛情對他就是最大的考驗,一下本相畢露,哪怕他的願望是想跨出去,也跨不動。田川:您覺得大家卡在了什麼地方?梁永安:首先一個障礙是個雙面性的問題,中國古代道德常講為他人着想,要對家庭負責,對他人負責。這本來是件好事情,是一種善,但相反帶來的東西就是希望被環境肯定,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別人的評價變成了最重要的東西,自己沒有獨立的判斷。現在年輕人的完美主義就是又希望自己幸福,有自由的愛情,又希望父母滿意。他們覺得父母不祝福的愛情是不幸福的,兩邊都要照顧到,這時候就變得麻煩了。而且傳統模式還會對女孩說,找一個好男人比找一個好工作重要的多。現在的物價、房價這麼貴,年輕人在建立自己家庭的時候,甚至還需要父母給他們買房。所以他們是又依賴,又要獨立,又現代,又要傳統,左右為難。第一代變革者都是很醜陋的,但是我們中國青年不太願意承受醜陋。喬治·桑那代人的反叛是女人穿着男人的衣服,騎馬,抽煙。但是人家打開了新世界,敢自我表達,我們缺乏這種現代主義的推動。

△喬治·桑 法國小說家

梁永安:另一個方面就是價值觀,什麼東西最重要?我們今天的生活標準,比如房、車……理論上是這些東西使我們結婚年齡推後了,因為建立這樣的生活是需要經過一番時間積累的。但很多年輕人還按照農業社會的節奏想象婚姻,覺得女孩子二十五六歲就應該結婚了,要不然壓力就很大了,逼着人到處去相親。在這樣的環境裡你需要對自己的生命、生活、社會、時代有很強的意志,有很強的識別度和內心洞察,才能把時間變成自己的信息。馬克思說衡量人自由和價值的最高標準,是自由的時間,一個人要可以自主決定自己的時間,我們還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每天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去幹活,都是機械化的。我覺得年輕人最大的價值,是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多元化。過去是等級社會,搞科舉,所以很多人下苦工去做人上人。但今天是差別社會,人人都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起點,不跟別人比但也能理解別人的差異,我覺得這才是合格的現代人。從愛情價的角度看,有了多元化,愛情的來源就廣泛了,你會找到多樣的融合。

婚姻不是終點,而是開始

梁永安:人有兩個生命,一個是身體的,一個是精神的。

梁永安是復旦大學的明星老師,他教授電影與文學的課堂,往往一座難求,如今網絡這扇門將他的課堂延伸到校園之外更廣闊的世界。梁永安說:「愛情這門課,我是大家的同學。他談愛情,不單單談淺層的男女關係,從微小的生活日常到宏觀的時代變遷,價值觀念、社會環境、經濟發展都有涉及。他不在乎粉絲多少,只希望自己的言論能夠多少回應一些現實問題,給年輕人一些啟迪現實的光亮。有網友評價:「梁老師不止治癒了我的失戀,也改變了我對感情、自我和生活的思考。」

梁永安:1978年3月我來到了復旦大學,4月份的時候,班裡51個同學集體到魯迅公園拜謁魯迅。魯迅自己說他是從舊世界走出來的,他很了解舊的東西,他的反叛性就非常有深度,但說到底他還是有很多局限在的。魯迅身上那種痛打落水狗的決絕,在今天多元化的世界裡,恐怕我們要比他寬容才行。過去是革命時期,今天是人類性更強的全球化時期,我們不能像以往一樣對他只是單一的仰望,還是要融到歷史裡去看。田川:魯迅有什麼您認可或不認可的愛情品質?梁永安:魯迅認識許廣平的時候都四十三歲了,但還是毅然決定跟她一起打開新生活,因為他覺得他有愛的權利了。但這個勇氣來自許廣平,當時魯迅自己是反覆猶豫、自卑的。交往兩年後魯迅給許廣平寫信說,感覺自己身上好像有很大的負擔,因為這個舊婚姻,後來許廣平給他回了封非常嚴厲的信,批判他是自己願意在舊的裡邊埋葬自己。其實魯迅就是希望得到許廣平一個明確的回答,一看信心裡就有數了,我也有愛的權利,所以就決定跟許廣平在一起了。他在上海帶着許廣平住在附近大陸新村的時候,跟別人介紹許廣平一會說這是我表妹,一會說是我秘書,遮遮掩掩的,人家都覺得可笑,大家都明白就他在那兒裝。中國知識分子在革命、公益、社會方面可以做到很堅決,但一遇到情感的領域就不行了。

△魯迅與許廣平

梁永安:我覺得中國人陷在農業社會裡邊了,一生都在小範圍內活動,不善於應對社會感情。在流動的社會中,某種程度上人和人都是碎片化的,所以要如何構建出真正的愛情?我覺得好多人能力是不足的。古代社會就是播種、收割、種地,外部世界是一樣的,多少代人都是那樣,一眼能看到底。所以人和人之間追求的是永恆性,因為外部世界是不變的,兩個人只要做好自我建設,有唯一的信念就行了。但現在的社會唯一不下去,人在變,社會在變,社會又引起人變。一輩子,你在變,對方也在變,互相還要捆在一起,實際是一種雙方生命的巨大窒息感。所以現代愛情是要變化的,而很多人還畏懼在能不能一直走到一起,這個觀念其實已經有點問題了。很多愛情停滯不前,是因為大家畏懼前面那個東西,所以乾脆就不要開始,否則怨氣衝天,抱怨怎麼就變了。

愛情是相互打開,婚姻只是開始。

——梁永安

梁永安:美國作家耶茨的長篇小說《革命之路》,我過去看的時候覺得女主角愛波非常好,她一直堅持浪漫自由的戀愛,不惜從新澤西搬到靠近紐約的地方,又搬到巴黎,就為了重新維護住原來的文學之夢。男主弗蘭克就顯得比較世俗,原本就沒有方向,工作獲得提升,在現實生活里獲得價值後,馬上就不動了,所以很多人都同情愛波。但我現在轉個角度讀就發現,雙方都有問題,因為愛波也看不到弗蘭克的價值。弗蘭克在的諾奇克公司是個計算機公司,50年代正好是新科技推動,走向1962年新科技革命的時期,是一個通過科技改變世界的起點。所以弗蘭克做的計算機營銷策劃案,是信息社會的新價值,而這點對愛波來說是完全陌生的。這個時代需要互相學習,向世界學習,共同定義。愛情本身就需要雙方互相學習,繼續打開。生活需要繼續伸展,我覺得這可能是和傳統非常不相同的地方。不像以前婚姻就是終點了,現在婚姻才是開始,兩個人到底能共同打開什麼?一方面是指打開外在世界,另一個是指心裡能打開什麼。

梁永安:中國現在因為有了前面的無限打開,正好處在愛情的黃金時代。有些人把愛情理解為甜蜜蜜的就是開心,你給我禮物,我送你花,稀里嘩啦的都是這種。其實那些東西都很表面,幸福不是錦上添花,不是你美好我美好,是互相能夠看到對方內心深處充滿斑駁、挫折、被壓制的願望等形形色色的東西。為什麼《查特萊夫人的情人》裡的康絲坦斯會愛上守林人?就是因為她內心深處的痛苦被看到了。我看有評論說,劇里一共寫了他們六次幽會,每一次都解開了一層資產階級貼在女性身上的禁錮。所以我覺得好的戀愛,是互相解放的過程。

田川:您之前說男人的局限,是因為看不到女性的價值,這種男女對立的關係在中國社會越來越明顯了。梁永安:對,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每年我去招生,看到很多女生的成績都是相當不錯的。經過一番社會積累和文化發展,女性受到了高等教育,傳統情況被改變了。所以我們按專業水平,按學歷水平來看,頭部的女性群體放大了,而男性還是老樣子,對應不上去了。所以當優秀女性開始往上找的時候,看到了一片虛空。在社會裡渾身都覺得難受,好不容易交往了個男生,又覺得男生完全不明白自己。其實男性看女性還是在孩子他媽這個層級,從沒想過她還是個社會人。工業革命之後,女性開始投入寫作、藝術......不再是大家比體力的階段了,女性的社會空間大大拓展了。而男性對女性的定位,跟她們實際的要求和能力已經大大脫節了。最大的改變需要從男性進行改變,要看到女性的新價值,並不是說要去挖掘她們的價值,因為價值就擺在那裡,需要的是認同價值,理解價值,同時更要理解她的困境。整個社會對女性角色的鎖定是,一個25歲左右的女生碩士畢業,她跟男生的差別就太大了。特別是當她回到三四線城市的時候,被逼着去相親,因為別人早都結婚生娃了。中國傳統對女性角色的定義是,一旦你結婚作為一個妻子了,要承擔的角色最後總是定義為賢妻良母。她的專業知識,她的精神和她的創造性跟沒結婚之前變化太大了,然後家裡的一家之主是個男的。而且有些女性,尤其是在生了孩子後,一下覺得第二次人生來了,真正地生活才開始,事業都是副業,好多事業女性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田川:可能還是需要彼此的改變吧,男生要打破對女性價值忽略的局限,女生也要打破男生固有的在社會中承擔的角色,這樣才能更互融,才可以把世界活的更厚、更廣。梁永安:是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編導:李晗

編輯:612

本文版權歸「名人面對面」所有,如欲轉載請聯繫授權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20 01:05:28

老師真厲害,耐心而又理智的去幫助受傷的人,文章寫的讓人很感動

頭像
2023-07-28 13:07:29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