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信佛,唯信佛之道;勿信道,唯信道之教;勿信教,唯信教之佛

情感導師 8957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勿信唯信,信何哉?謂之「信可信,非常信」。

最近正在研讀《道德經》所以借用了上面的話,意思是對於「信」每個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我所說的「常信」就是目前滿目皆是的「信」,筆者認為是迷之「信」,違反科學常理的「信」,所以「信」是可以「信」但不是通常的「迷之信」。

實際上,人類所有的原始宗教都起源於祭祀。祭祀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人類在知識有限的情況下的一種心靈釋放,然後演化成行為定式,再形成思想定式,最後成為行為和思想的雙重定式從而形成宗教。

有人說數學、物理以及其它學科不也是一種思維定式嗎?筆者同意這種觀點,同時我們城市建設、科技發展還是種行為定式,所以才有各種標準、規範,但是它確實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呀!

勿信佛,唯信佛之道;勿信道,唯信道之教;勿信教,唯信教之佛

所以現在筆者再來和大家一起分別探討一下「佛教」、「道教」、「西方教(以猶太教為源的天主教、基督教、新教、東正教,以及伊斯蘭教等)」,到底應該怎樣「科學的信」,也就讓我們生活向好的「信」。

佛教

勿信佛,乃「佛教」之佛。勿分南、藏、回鶻,勿分漢傳八宗,凡宗源達摩者無不位列。佛之本質者,人也。人可晦本,亦可暢言,凡人暢言謂之言,聖人暢言謂之道。勿信佛,實乃勿信人成佛,勿信佛渡人。凡人不自渡者,佛自不渡;凡人自渡者,佛自渡。故勿信佛,唯信佛之道,實乃信聖人之道也。

有人認為穿戴了幾串佛飾佛珠,佛自然就會保佑;有人認為捐造幾座佛廟佛像,佛自然就會保佑;有人認為虔拜了幾尊浮屠佛雕,佛自然就會保佑;有人認為行了幾次佛事佛禮,佛自然就會保佑。其實就算你是佛門弟子,甚至修行高僧,佛同樣不會保佑。

提到佛教的起源,我們不得不了解一下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就是造成目前印度頗受詬病「種姓制度」的元兇,我們可以看到它對社會的發展嚴重阻礙。大約在公元500年左右,出於對婆羅門教統治的抗爭,興起以勤息、息心、淨志為修行方式,追求眾生平等的沙門思潮,實際上是一種以凡人為主體,寡慾修行為主的原始無神論思潮。這種思潮竟演變成印度上層階級的一種風氣,就像財富和地位達到一定水平的人有時會去體驗一下清靜的生活。

拋開所以神化傳說,當時釋迦族統治的迦毗羅衛國(東方剎帝利)臣屬於憍薩羅國(西方婆羅門勢力),處於強鄰的侵略威脅,難逃被吞併的大勢。年青的釋迦牟尼正是有了這種無力回天絕望,才選擇了修行沙門來獲得精神上的解脫。而且他一度選擇靠折磨身體的苦行以獲得解脫,但是後來由於苦行使他的身體極度虛弱,反而激起生存本能的欲望,所以最終放棄,以至於後來佛教的教義也不提倡無意義的苦行。

由於釋迦牟尼不斷的修行經歷,讓他形成了自己的哲學思維,而這種思維讓他周圍人願意追隨他、供奉他最終才形成了有固定傳教場所的佛教。

所以信佛的真諦是,你要去了解佛教的哲學思想,同時讓這種哲學思想有益於你的實際生活。如果你確實無法靜心去理解這種哲學思想,那麼就可以採用諸如燒香拜佛、捻珠誦經等入定的方式。

故「勿信佛,唯信佛之道。」

道教

勿信道,乃「道教」之道。勿分全、茅、靈寶,勿分正一、淨明,凡宗源老君者無不位列。道之本質者,哲也。哲可晦本,亦可暢道,凡哲暢道謂之道,聖哲暢道謂之教。勿信道,實乃勿信道成教,勿信道修仙。凡道不自修者,仙自不修;凡道自修者,仙自修。故勿信道,唯信道之教,實乃信聖哲之教也。

道教跟佛教最大的不同是,道教屬於原生教,佛教是次生教。

正如前面所述,所有原生教都起源於祭祀活動。道教啟蒙於先秦時期專門搞祭祀的「方士」這個行業,至於「方士」的起源更是早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人類一開始出現就存在「祭祀」這種行為,這個在本文前面已經提到,此處不再贅述。

從考古成就出發,目前中國已知的最早祭祀規範性書籍就是《易經》。當然《易經》的作用遠不止如此,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而當時的方士們只採用了其中的部分內容作為「祭祀」規範,大約在春秋戰國諸子出現之前,方士們就已經組織起了類似於行業協會的方仙道。《史記·封禪書》∶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都是燕人,為方仙道,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

後來諸子百家中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在《詩經》《尚書》《周易(易經)》《春秋》《儀禮》《樂經》的基礎上,用自己的哲學思想集成了《道德經》一書,從此在諸子百家中一家獨大,包括目前公認文化正統的「儒家」其實也屬於在「道家」哲學思想中獨立出來的一派。

既然老子及其所著《道德經》已經超越了《易經》的地位,而且又在諸子百家中自稱為「道」,在日常行為中與「道家」思想最為接近的方士們自然把老子及其所著《道德經》作為了自已的一面新旗幟。從此方仙道不光有了自已的行為規範,還有了自己的哲學核心,並最終成為了「道教」。

所以信道教跟信佛教是一個道理,不是讓自己成仙,更沒有神仙會來幫助你。對於非道教中人而言,信道教除了練練太極或了解《易經》中的風水以外,更重要的是利用《道德經》中的哲學思想來幫助自己的日常活動。

故「勿信道,唯信道之教。」

西方之教

勿信教,乃西方之教。勿分猶、天、新、東正,勿分伊斯蘭,凡宗源先聖者無不位列。先聖之本質者,佛也;佛之本質者,人也。故先聖之本質者,亦人也。凡西教之先聖言道者罕,躬親世事者甚。勿信教,實乃勿信人成神,勿信神贖人。凡人不自贖者,神自不贖;凡人自贖者,神自贖。故勿信教,唯信教之佛,實乃信先聖之躬親,然自躬親。

如果以中國作為坐標,佛教也是西方之教,但是從廣義的世界範圍來講,佛教屬於東方的教派。

嚴格意義上講,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原旨派別才是原生宗教,而其它派別與佛教一樣都是次生宗教。當然是不是次生教不是本文的重點,本文重點是這些西方之教與東方之教(佛教和道教)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沒有成文的哲學思想,主流傾向於把它們歸為純粹的神學。西方之教的教義隱藏在它們所講的故事裡面,它們的思想不像東方之教那麼隱晦。東方之教相信因果,就是人做了壞事一定會得到不好的報應;西方之教相信救贖,就是人做了壞事可以通過向神贖罪方式被神赦免,從而讓自己同樣得到好的結果。

其實與東方之教一樣,所謂的神是不存在的。以與其向神傾述自己的罪過,不如看看宗教故事裡人,看看他們都做了哪些對社會有正面意義的事。

故「勿信教,唯信教之佛」。這裡借用了佛里的佛就是「人」這個概念。

宗教在古代代替了物理學(這裡用物理學代替的廣義的科學,因為筆者認為其它學科都是物理學的分支),當我們有了物理學之後這些宗教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

筆者認為有。

第一:讓人類的情緒多一個發泄的途徑,同時又不影響社會大局;

第二:讓人類的思想多一個緩衝的空間,可以更冷靜的面對生活和工作。

第三:讓人類多一個就業的行業,多一個貨幣和資源流通的途徑,對社會和經濟穩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17 20:03:41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頭像
2023-12-01 04:12:36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3-11-08 14:11:27

求助

頭像
2023-09-26 10:09:13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