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痞子蔡的《國語推行員》:與初戀表白到底有多重要?

情感導師 632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國語推行員》是蔡智恆2018年出版的繁體版的書,對應的簡體版是2019年出版的《我喜歡她,但我遲到了》 。

簡體版在封面上有兩大變化:

1. 書名改了,避免使用"國語"二字,因為是這台灣的叫法,大陸沒有這種說法;

2. 作者的名字由"蔡智恆"改為"痞子蔡(蔡智恆)",可能有些讀者只知道《第一次親密接觸》中的"痞子蔡",而不知道作者的原名"蔡智恆"。

讀痞子蔡的《國語推行員》:與初戀表白到底有多重要?

每當提到蔡智恆,必然會提到"痞子蔡",必定會提到《第一次親密接觸》,但放到現在,知道《第一次親密接觸》的人,我想基本上也會知道蔡智恆了吧。也許曾經他因為這本小說火過一陣,但現在也許只能算是個小眾的作家。

用二十年前的對話方式,說着和二十年前差不多的故事;就像基本上每本小說的前言或後記中都會講到的一樣:他的寫作風格可能一直沒有變,但他寫他的,歡或不喜歡,你隨意。

就像男人對女人的愛總是很單一,無論什麼年齡都只喜歡18歲的女孩;痞子蔡小說中的女孩也一直都沒有變:美麗而又主動,總是莫名其妙地喜歡上男主,總是很懂男主,與男主之間有某種獨有的對話系統,幾乎永遠得不到男主的表白。

有人把痞子蔡的小說歸為"純愛小說",什麼是"純愛"?就是只談戀愛,不耍流氓(不色情),也不結婚。"純"當然很好,但未免會給人太"空"的感覺,畢竟現實中的愛情離不開耍流氓,更逃不開婚姻。可能一旦討論起婚姻,就會變成生活劇,或者是婆媳大戰戲;"愛"也就沒辦法變得那麼"純"了。小說當然肯定是虛構的,但虛構的故事也需要符合現實世界的合理性,否則很難相信這是理科生寫出來的作品。

我已經無法知道初次閱讀痞子蔡的小說的人會是什麼感覺了,作為他的忠實粉絲,閱讀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聯想起他以前的作品,在我的心目中他的每一本小說都只是"痞子蔡的小說"的其中一個章節。

在他的上一本小說《不換》中,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個消極對待愛情的男主,儘管整本小說都在講愛情,但男主卻好像一直不太知道到底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愛情,或者說"愛情對於自己來說,到底重不重要"。

"愛情重不重要?"這個問題,在《孔雀森林》的序中,他曾經說過:"愛情對所有人都很重要,但未必是最重要。"在《不換》中,女主有勇氣在14年後回來把想說的話說完,然而男主的態度好像在說"慢着,讓我先想一想愛情到底是什麼"。

那麼,在痞子蔡看來,愛情到底是什麼呢?我覺得應該是:"不明確",他好像一直都不能肯定愛情到底是什麼,自己是否真正需要愛情,小說中的"我"好像更願意維持一種極好的異性之間的友誼。所以,其實看完《不換》後,我很希望看到他的下一部小說能討論一下"友情"這個話題。可惜我並未能如願,《國語推行員》只是用同一個男主去講了一個有關初戀的故事。

有個關於靈魂拷問的問題是:"男女之間有真正的友誼嗎?"而痞子蔡的小說則更像是在問:"男女之間有真正的愛情嗎?"

當我們在問小說到底在講友情還是愛情的時候,另一個問題產生了:

小說一定要有主題嗎?或者說一定要有中心思想嗎?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小說可以就只是講故事,只要這個故事有趣就可以算是好的小說;就像《活着》和《平凡的世界》其實並沒什麼中心思想,但他們都講好了故事,於是他們都成了優秀的小說。你可以說《活着》或《平凡的世界》反映了啥,但卻很難說他們表達了啥,所以,他們的本質還是講故事,並不是要去講好"中心思想"。

而痞子蔡的對話式小說,故事性一向很弱,對話和心理活動成了小說中的"主角";於是,講好一個"主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果這些對話和心理活動只是為了把一些段子拼湊起來,則顯得太過 LOW 了。

一部小說有沒有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什麼?這是作者本人最不想討論的東西,每位作者都希望讀者能自己從小說中讀出文本之外的東西,如果這些東西恰巧是作者想表達的小心思就再好不過了。

所以,一本小說到底表達了什麼或者作者到底有沒有想表達些什麼,都不能隨便下定論。但不管作者是否有想表達些什麼,我都會試圖從小說中尋找一些東西。

本書的兩個版本的書名在小說中都有頻繁出現,在作文中這叫做"點題",但看小說時經常看到點題卻容易讓人出戲。對比兩個書名,儘管痞子蔡一直自稱不會取名字,但書的原名《國語推行員》卻肯定會比《我喜歡他,但是我遲到了》更合理,因為故事的起因就是班上源於這麼一個"國語推行員"的職位,因為這個職位讓她在班上被其它同學孤立,於是"我"才有機會接近她;而"遲到"的適用範圍太大,痞子蔡的每部小說基本上都可以用"遲到"作為書名,因為他的男主從來沒有努力爭取過。

50歲的大叔講初戀,除了懷舊就是回憶,如果你恰好也有相似的成長環境,可能會引起某些共鳴,不知道挑逗你敏感的初戀神經和懷舊情結是不是痞子蔡寫這部小說的初心。

儘管我和痞子蔡差不多相差一輩,但經歷的時代變遷卻相差無幾。從騎自行車上學的初中,到枯燥無味的高中,再到變得陌生的故鄉都仿佛是記憶中的場景。只是我們這裡並沒有國語推行員,我也沒有經歷研究生生涯,更沒有蔡志常那麼多的桃花運。

但懵懂的初中和無聊的高中生活卻與我當年有幾分的相似。

初中時,每天騎着自行車上學,烈日下的暴曬,下雨天披着笨重又難看的雨衣艱難前行,冬日的早晨頂着刺骨的冷風,用凍僵的雙手駕駛着單車去學校,很多時候短短2公里的路程走得並不輕鬆,機械性地保持着每天準點到校。若是學校里有個只喜歡和你講話的異性,校園生活才有了回憶的價值。而內向和性格和天真的腦袋則註定了最終將一無所有。

高中生活則基本上很少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基本都被困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里。偶爾的思念在高考的重要性面前好像顯得格外奢侈。寄出去的沒有回音的信件,就像里秋天裡的落葉,任其孤冷地隨風而去。像是在期待些什麼,卻也沒有挪動多少去改變的氣力。

大學時的背井離鄉,每次回家都像尋找初戀。幸運的是,蔡志常見到了自己的初戀,但"只是同學"的回答卻讓他們在29歲之前完美地錯過了彼此,而29歲之前嫁給蔡志常正是素紛初中時許的願。

多年以後,已經有前夫的素芬卻還是他以前喜歡的樣子,初戀的女兒已經學會了叫自己"叔",這時候的"在一起"多少帶着些傷感與悔恨。

無論是大學裡已經有男友的艾琳還是研究生階段把自己當浮木的楊翠如都只是打醬油的角色,小說主要還是在寫初戀。從初中時的幾乎每天見面,到高中大學研究生階段的幾年見一面,再到成了初戀女兒的家庭老師。這個初戀的時間跨度有30多年,一直住在彼此心裡的兩個人,最後在沒在一起其實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30多年的戀情是在歌頌永恆的愛情嗎?還是在感嘆緣分的造化弄人?

成功的初戀有兩種:

1. 告白後兩個人在一起了;

2. 沒有告白,她/她也從來沒有喜歡過自己。

失敗的初戀有兩種:

1. 告白後被拒絕,成了一個 Loser!

2. 一直沒有告白,多年以後才後悔當初的懦弱!

在《孔雀森林》中有這麼一句話:

為了愛情而放棄更好的生活,與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放棄愛情,誰比較高尚呢?

關於初戀,我也有同樣的疑問:

因為害怕自己會後悔而去告白,與因為害怕自尊受到傷害而沒有告白,哪一種更為高尚?

為什麼我們總會覺得愛情比生活更為高尚、不讓自己後悔比維護自尊更為重要?

不正因為我們總把"愛情"當作是上天註定的"一對一"的關係,錯過後就不會再有了;然而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人會喜歡的是一類人而不是一個人;錯過了某一個人,還有其它很多的同類在等着你。

如果害怕自己錯過了最好的,你也可以根據"37%法則"來選擇自己的另一半。當然前提是不要在初戀這一棵樹上吊死。

看痞子蔡的小說時,有個問題總是會在我的腦子裡迴蕩:

什麼是真正的愛情?愛情到底重不重要?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2-01 07:12:36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頭像
2023-08-05 01:08:30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