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日報大調查」關於手機里的虛擬世界,這些大學生都是怎麼想的?

情感導師 836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編者按:《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從 6 月開始推出了一個專題,它的主體是訪談和一系列小故事。我們和 50 多個大學生面對面聊了聊,關於如何花錢、如何看待工作和愛情,怎樣處理自己的焦慮和迷茫,以及手機里 app 的使用方法等等有關。這些同學都是本科在讀或者新近畢業,他們分布在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北京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等。

同時,我們發出了一份同主題在線調查,目前已經有 2108 人提交答案,所讀大學不限。你也可以看到更多人關於這些「宏大命題」的看法。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做這一系列事情的初衷並非為了獲取統計報告式的數據,而是源自一個樸素的好奇心「現在的大學生都怎麼花錢?」,它隨後引發了一系列好奇心。準確地說,我們打算用受訪者的回答來表達一些看法——它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也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你將看到的第三篇報道是關於(我們調查到的)大學生如何使用手機 app。歡迎你提出你的意見。

「好奇心日報大調查」關於手機里的虛擬世界,這些大學生都是怎麼想的?

如今,很多人的世界是通過手機聯繫在一起的。

艾瑞研究 2016 的調查顯示,中國人均使用手機時間是 1.5 小時,如果這是一個大學生,那麼他/她除了上課睡覺之外的時間,大部分空閒時間都是與手機在一起的,這還不包括上課玩手機的時間......

而你是通過手機里的 app 與世界相連接的。

我們採訪的大學生每人的手機里平均有 44 個 app 。

他們的一天很有可能這樣開始:一早被手機鬧鐘叫醒,檢查微信/朋友圈,迅速點掉公眾號小紅點,確認課程表和天氣,運動 app 準備就緒,上課路上刷熱門微博,食堂排隊刷熱搜榜...當然,隨時關注微信群留言和公眾號的新消息是多線工作的基本要求。周末檔期也很滿:手機上買電影票,視頻 app 上刷劇,廢寢忘食打手遊,逛購物 app,如果不幸剁手太多,下一步就得打開銀行移動端,勇敢面對現實。

無數人都希望抓住大學生的客戶。我們去年在開學季的時候報道過,上海理工大學的新生陸雯雯剛一報到就收到了包括可口可樂、朝日日語、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13 個公司的傳單和小禮物,魅族和滴滴甚至安排了車身貼滿大幅廣告的大巴接送新生。一路上陸雯雯不停被要求掃二維碼,她最終關注了 4 個公眾號,商家們希望公眾號的下一步就是他們的 app。

商家們為了吸引大學生,寧願在校園推廣上砸重金。拿遊戲舉例,曾幫騰訊、金山做過《英雄聯盟》等遊戲推廣的動力傳媒總裁透露一個學校的掃樓團隊通常是 4-5個男生,一周下來一個學校會增加 2000 個玩家,按七日留存率 50%,那麼就是 1000 個。他們向企業收取的費用是 10 元一個大學生,那麼做 100 所高校就是 100 萬。

這些還只是推廣的基本款,進階版是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大學生的信任,代價當然就更高。這方面競爭最激烈的可能就是美團和餓了麼,上海交大和上大是餓了麼的發源地,市場相對穩定,而競爭主要集中在五角場的高校區——同濟、復旦和上財,這些學校的餓了麼下單立減 11 元,美團立減 15 元,還會贈送飲料,其中的差價都由訂餐平台補貼給餐館。

這也僅僅是滿足他們的「溫飽」。更高級的還有那些試圖提供視頻、自拍、動畫,甚至是創造出一種新需求的產品。他們希望大學生在這裡娛樂、社交、消磨時間,直到畢業之後,他們成為「優質客戶」。

那 44 個 app,就是連接現在和未來之間的橋樑。

大學生們可能還不知道他們已經成為未來爭奪的焦點,就在那一台手機上。

而他們手機上都有什麼,可能那些爭奪者比手機的主人更在意。

註:採訪對象的年級與年齡均為採訪當時

無論如何不會卸掉的可能是那個每個人都有的 app

社交應用的話肯定是微信,一小時看一次。有時候有消息來了馬上就要看。沒有辦法。(北大 一位創業的大四學生)

手機 app 大概有 50 個,社交網絡每天都有打開,遊戲和運動軟件就不會每天都打開。微博微信豆瓣貼吧都經常打開。還有大眾點評,美團和淘寶也經常打開,主要是外賣和優惠。(四川大學中文系張夏丹)

微信,QQ,支付寶花費的時間最長。每隔多少分鐘就要打開一次。基本上沒有做正事的時候,無聊的時候,手機在手的時候,就會刷刷微信,QQ。成為了一種習慣。(三分之 Z 先生)

手機里的 app 只有十幾個,很少,用得最多的是微信,優酷,百度地圖,淘寶,支付寶,備忘錄等。(匿名的四川大學建築系學生)

可以為內容付費,尤其是音樂和視頻

閱讀類的除了微信訂閱號,我還看羅輯思維… 羅輯思維出了一個 app 叫「得到」,裡面有各種讀書人總結的書,有些是音頻有些是文字的,大部分需要付費,單價都不是很高,比如一個人讀了一本書然後他把它說出來,一個音頻也就幾分鐘。(北大大四數學系)

我之前因為想下幾首歌就在 QQ 音樂上付費了,那個時候先開了一個月,然後好像過期了,下次比如說又碰到還有想下的歌不能下,我可能會再開一下,但是沒有一直開着。(姚瑋佳 上外 大四 對外漢語系)

為了看《太陽的後裔》,我從淘寶上買了愛奇藝會員,三塊錢。(姚瑋佳)

《太陽的後裔》

聽音樂會用 QQ 音樂和豆瓣 FM,就這兩種,因為我非常喜歡林俊傑,他的音樂都在 QQ 上有高清的原聲,因為版權賣給了QQ,所以我會為了他選擇這個。(張夏丹)

不是什麼付費方式都可行,會員制這種可能更受歡迎

我會為 qq 音樂付費,一定要購買綠鑽,我覺得音樂付費挺好的,我喜歡會員制,不喜歡單曲制。比如說像 iTunes 上一個專輯定價多少錢,我沒辦法接受,因為一個專輯,要很有興趣才會付費下載。但如果是一個月多少錢,你可以下載 300 首,就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風格,擴寬你對音樂的探索。(張夏丹)

大一的時候用多米聽音樂,後來用 QQ 音樂,現在用網易是因為我愛聽的歌在網易能找到;第二它推薦的歌都挺好聽的。也買過音樂包,八塊錢一個月,6 個月 45,每天基本都要用的。我什麼類型的都聽,最近聽韓國歌比較多,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基本沒有聽過其他語種的歌。(Susie 四川大學經濟學大四)

我聽音樂就是下載比較多,買音樂會花錢,會員費也不是很貴,當會員之後可以下載,所以我就買了….我現在還是一個月一個月買,雖然買一年比較便宜,但是我現在用得不是很多,所以還是一個月一個月買。(童浩翎 南京大學英語系 大四)

我一直都在為 QQ 音樂付費,可能有一年多了,付費音樂包 15 塊,改版之前,只是綠鑽 10 塊一個月,然後我只開了付費音樂包,我都喜歡下載來聽,下那種無損版,如果 QQ 音樂上沒有,我就去微博下。(孫淑 四川大學建築系)

決定用什麼平台,關鍵還是內容

我在搜狐視頻裡面看一些美劇,還有優酷視頻,因為老是有鏈接連到優酷,所以不得不下一個。(北大廣告系)

我基本上只聽幾個人的歌,如果想聽別的歌,就去豆瓣 FM 隨便聽,隨機播放。(張夏丹)

我不太喜歡秒拍這種自媒體類型的視頻應用,主要我平時愛看電視劇和綜藝,用得比較多的是愛奇藝,因為它裡面資源比較多,前段時間《歡樂頌》和《太陽的後裔》這裡面都有,之前《康熙》也是在愛奇藝裡面看的,每天會花一個小時吧,不過我一般都是某一天集中看。(Susie)

我以前喜歡用蝦米聽音樂,後來很多歌都不能聽了,就用了 QQ 和網易,QQ 主要是可以聽到很多老歌,網易主要是聽民謠。(北大 廣告系 大四)

我會用騰訊視頻看《跑男》,偶爾足球直播會用樂視,但美劇會下到電腦上看。(孫墅四川大學數學系)

我會用搜狐因為它美劇比較多,但是我現在在用一個叫百度視頻的東西,我不知道它侵害別人版權,因為它可以下載別的 app 不能下載的劇。 (希望匿名的復旦會計系學生)

我用網易雲用得多,主要聽民謠和鄉村音樂,我會在路上聽,帶上藍牙音響放出來。(白程安 北大 大四 流體力學 )

聽音樂現在好麻煩的,以前一個 app 都能聽,現在有那個版權的問題, 我有 QQ 音樂、網易雲還有酷狗。(陳婧 南京大學英語系 大四)

明星有號召力,如果明星與 IP 連在一起就更有號召力

微博我有一個分組叫「男神相關」,有 166 人,整個韓流圈都在裡面,還有一個分組叫「兒子相關」,有 196 人,全是關於 TFboys 的。(孫淑)

看綜藝節目不是因為我喜歡哪個節目,一般是看有哪個明星,我看了《挑戰者聯盟》,那麼無聊的,但是因為有吳亦凡,所以我把整期看完了,我有加入一個吳亦凡粉絲的 QQ 群,上一次吳亦凡的電影上映,本來說好了和另一個粉絲一塊去看的,反正離學校比較近,然後身邊沒人陪我去,就都不想看….(秦怡 南京大學新聞學大四)

我在手機上聽音樂聽得比較多,只用網易雲音樂,想聽的話會花錢買,比如 Adele 的新專輯,二十五塊一張,我大部分聽的都是民謠,他們版權管得也沒那麼嚴,還有網易私人電台。(高娃)

我還下載了一個音樂軟件,叫 echo 回聲,它上面有一些民間歌手,經常會推薦一些比較好聽的歌,我學習的時候會放一些外文歌,比如說韓文這種,特別吵的,反正就是聽不懂,但是讓你很精神。(秦怡)

同樣是內容,新聞……就表現得很弱勢

我不看新聞,你跟我講了就知道了,就是跟人聊天的時候。我一直沒有看新聞的習慣。(郭浩 南京大學新聞系)

我在學新聞的時候天天看新聞,我不學新聞之後就很少看新聞了…. 用手機看新聞,我覺得還挺危言聳聽的,你去看一下微博什麼的,它們上面都是標題黨呀,就是有一種譁眾取寵的感覺,可信度都挺低的,而且它放的頭條總是明星,一些看起來非常惡性的事件….講真,我對這些事情不是很 care。

我之前下過騰訊新聞的 app,可是騰訊新聞比微博做得更爛,我就卸載了,最不能讓人理解的是現在很多新聞 app,絲襪美女走光圖集之類的東西,你一點進去,就跳到移動客戶端觀看,我覺得它就是利用這種很無趣,趣味低下的東西來吸引關注度,我覺得非常噁心…. 相比起來,電視新聞比較權威,手機新聞比較低俗和娛樂化。(張夏丹)

我不太看新聞,頂多就是用微博看看關注的人裡面說了什麼東西,像我就是看谷大白話,看國外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汪博倫 南京大學環境化學系 大四 )

我原來在新聞實習的時候,一般用網易新聞,然後現在慚愧地說,沒有下載任何一個新聞客戶端…. 公眾號什麼,都懶得點開了,除非我感興趣的,或者這個事件很大我會看一下,其他好像都不太願意,內容太多了。(秦怡)

我下了 IT 之家,挺常看的,因為平時喜歡看一些關於手機的信息,測評類的,會通過它了解手機,平時對手機的硬件類新聞看得比較多,比較感興趣…..大學四年換過兩次手機,現在用的魅族這款 MX3。(晁越 北大物理系 大四 )

微博是我覺得最有效的搜索引擎。(匿名)

不怎麼看新聞,就算看,也只看推送

新聞的話我有很多,36kr,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虎嗅,知乎之類的,我主要是通過它推送的方式來看新聞,不會特意打開一個看。(北大廣告系 大四)

看新聞只看推送,新浪微博和新浪新聞的 app,之前也下過搜狐,網易等新聞 app,但都卸載了,覺得大同小異,裡面的內容都太雜了,亂七八糟的,但推送基本上都是真的新聞,所以會打開看一下……除了政治新聞,其他新聞都願意看。(孫淑)

新聞看得少,不會主動看新聞,就是無意間看到,同學說或者推送,電腦和手機彈出,比如支付寶彈出新聞頭條,微博頭條,我看得蠻多的。(三分之 Z 先生)

手機和 pad 都有網易新聞,跳出來的東西我感興趣就會點進去,就沒有特別說去看新聞,很無聊才會點新聞 app…

微信公眾號為了消除小紅點,我都會點,點的時候如果有感興趣的新聞,我都會看,關注過澎湃新聞,21 世紀經濟報,但基本都是把它點開,很少會看。(Susie )

看書,也是一件不那麼樂觀的事

我基本上是碎片化閱讀,看那種整本的書比較少,就是微信里的公眾號、知乎里的一些碎片化的閱讀,可能躺在床上睡覺之前看一看,起來看一看。(虞冰 南京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大四)

我喜歡實體書,偶爾去逛一下書店,或者網上噹噹、亞馬遜什麼的會去買,我覺得電子書看得不太舒服,看得有點累。(陳婧)

我現在看書不是很多,但是最近有下載文學類的小說看,實體書大概從大學以後就沒有買了,就是買了,我也不會看。高中會買一批拿回家慢慢回家翻,大學可能一學期買個一兩本,頻率降了很多,而且還有電子書。(童浩翎)

看書要麼用 PDF,要麼 Kindle,盜版的沒法下就會買。Kindle 的體驗不好,看起來沒有 PDF 流暢,另外一個也為了省錢。(Sty 清華大學 數學系)

有一些電子書就是打發時間,比如坐地鐵的時候,沒有網的時候看,我幾乎每天都看一刻鐘的樣子。(呂秉潔 天津師範大學俄語系)

看書我用那個超星閱讀器,有很多圖書館的資源,我用大學的賬號進去,上面服務質量比較好,我一般都不看雜書。(同濟大學軌道交通學院 大一 匿名)

可分享,很重要

聽音樂我主要用蝦米,因為裡面有我的一些收聽習慣,我的收藏之類的。後來蝦米不能分享了之後,我下了網易雲音樂,不過網易雲音樂主要是用來分享,主要聽歌還是在蝦米上。(北大 大四 英語文學專業 匿名)

音樂需要分享

【編者註:可能是第一次意識到,直播是一種分享】

我用手機做直播,設備只有一個手機,今天有五千多人看,我還上熱門了…. 一般我會選擇在中午晚上人多,大家又都比較閒的時候播,像我每個月能差不多播四十個小時….我是一個喜歡分享的人,主要是分享心情故事,比如女生化妝品什麼的都可以,然後也會有人問你問題,主要就是瞎嘮嗑。(陳思蒙 天津師範大學 經濟系 大四)

我想知道「別人怎麼想」「別人在做什麼」

平時喜歡用虎撲看體育新聞,因為裡面可以看些直播,賽事的數據分析之類的。我覺得它裡面的討論質量都挺高的,比新浪、網易這類門戶網站的質量高很多,門戶網站裡面有很多腦殘粉,一上來就亂噴,特別討厭。我蠻喜歡水虎撲的就跟水學校 BBS 一樣,每次賽事結束我會看看社區里大家的討論,這種感覺特溫暖。(晁越)

我會通過微博認識一些陌生人,有次一個博主發起了一個「鍛煉打卡」的活動,每個人按照他的主題,每天寫下來吃了什麼、健身了哪些項目,大家會在微博文章下面評論、點讚。我通過這種互動互粉了幾個朋友。雖然交情不是很深,但是彼此會在文章下面打打氣、鼓鼓勁。

我身邊也有一些追星的小姑娘,他們會在群里認識一些同類人,結伴去演唱會、簽名會,或者通過後援團彼此認識,有一個女孩子,她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參加活動,她是比較瘋狂那種,一有活動就去,有時候是外省市的活動。(雪燕 上海外國語 日語 大四 )

我經常參加一些創業方面的線下活動,主要是從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還有我以前經常用的「活動行」知道。(孔慶勛 暨南大學 市場營銷系 大二)

我會用 QQ 象棋,通過下棋來認識棋友,我之前還和棋友在線下見過面。(林炫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我有同學用豆瓣認識陌生人,還約到線下見面,還有 Same 也是一個基於大家共同興趣的交友 app,也是以興趣為核心做一個社區。(王銘馳 復旦大學中文系 大四)

你知道平行世界嗎?就是可以在上面寫點東西,看點東西,這次他能刷出你,下次就不一定能刷出你,你寫的東西如果被人刷出來的話,人家可以訂閱你,但也不知道你是誰,你在哪,你是什麼身份…大家都不會在上面聊,也不認識,那個 app 就是為了不認識別人。(呂秉潔)

有時候也會看工作的求職類的 app,大公司在招什麼樣的人,需要什麼樣的人…..我說不上關注,現在也是自己在尋找自己,哪種工作比較適合。(童浩翎)

有朋友圈,但沒有「隱私」

「MY W Days」 是一個帶密碼的日記本,我有時候會在上面記錄一些想法,一周最多一次,我從 2014 年底開始用這個軟件…. 也不是寫流水賬,而是會用它整理一下自己情緒,寫寫對於周邊人事的感悟,還有一些突發奇想的想法,有些想法我不想發在朋友圈。

這個應用有密碼,所以我覺得比較安心,想說什麼說什麼,完全不怕被別人看見。(崔瀅 上外 日語系 大四)

我每天都會看 Instagram,大概刷 6 次左右,上面有二三十個左右的好友,每次能刷出來五六張照片….下載這個是因為有時候想發一點照片,但是微信朋友圈裡面的人很多,只有找一個人少的地方發一下….微信的人雖然設了分組,但可能還是不太容易管理。(王銘馳)

我微信一共有 192 個好友,但自己的朋友圈屏蔽了 152 個人,主要我會頻繁地發朋友圈記錄自己的生活,所以如果不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一般不會開放朋友圈給別人看到。(何佳龍 暨南大學 環境科學 大四)

跟感情相關的,可以看看它們各自滿足了什麼需求

我男朋友今年出國前,我們開始用一個跟中國的「小恩愛」差不多的 app 叫 Between,兩個人之間可以發一些圖片,video,分享對方的天氣….就是儘量要讓對方不要和自己的生活脫節,我們堅持用了一年了…雖然微信也可以記錄,但是發朋友圈感覺會被燒,就是單身狗就要燒了….(Muki 上海交大 環境系 大四)

我玩過兩個交友 app,探探是微博推送給我的,你的主頁會出現異性照片,你看得上眼,就點讚。看不上眼,就劃掉。你們互相點讚後,就配對成功了。對得上的就轉戰微信,微信還可以看他的朋友圈,再聊得上就可以出來見了,就是這個套路….有的時候搜到同學院裡的人就非常尷尬…..

另一個 app 是 Donever,是人人推送的, 所以大家都是學生,還正常一點,探探什麼樣的人都有,基本上都是約炮的,所以卸載了。Donever 配對成功的有七八十個,探探有一兩百,真正會聊總共只有二三十個,加上微信可能就十幾個人,真正見面的兩三個人。

我除了 app,沒有其他的交友方式,玩探探和 Donever 的時候突增加了一些朋友,然後又突消失了一些朋友。(孫淑)

我嘗試過用陌陌,但是我發現還是豁不出去,因為我身邊有人在用它,說如何如何爽,當時一說就特別激動,其實我那個哥們他經常約炮,但後來我還是覺得特別奇怪,我不喜歡。(郭浩)

我用過探探和陌陌,陌陌是你發出去了之後會顯示送達,閱讀了之後就會顯示閱讀。如果閱讀了之後,對方沒有給你回復,那那個人的意思就很明確了,探探沒有這個,探探就是喜歡你的人比例是隨着你點開看的比例升高的,是一個正比。

我還會用真愛網,真愛網是因為我在青協的時候,我們專門做了一個情感類問題怎麼樣處理的一個電視節目,當時那個北大的人做的真愛網…. 但是我後來花不起錢就沒有玩了,因為你要花錢才能夠看到別人的信息,你才可以參加他們聯誼性的活動。(匿名)

我看 Vice 的紀錄片知道 Tinder,當時那個主題是介紹網絡時代的戀愛,我就勇敢了一段時間,當時我是抱着做試驗的心態去,然後到上面發現帥的人還蠻多的,然後刷刷刷,那幾天之內,可能 Match 了一百多個人,可能跟你打招呼的人就二三十個,跟你聊兩句的人就更少,最後出來跟我見面的人可能就一個而已。(同濟大學 文化產業管理 匿名)

Tinde 界面

快速提高知識儲備,還是會受到求知慾強並且喜歡走捷徑的人歡迎。

我有時候也上知乎,主要是有疑問的時候會直接上知乎上搜問題,看看大家都怎麼回答的。

我之前沒有那麼喜歡羅輯思維的時候我沒有買它的會員,現在如果它下一批開通我極有可能會買,其實這個會員什麼用都沒有,買書也不會給你打折,但這是一種粉絲經濟,是一種符號,表示你對它的一種認可。(北大數學系 創業者)

最近我喜歡刷知乎,關注了自己感興趣領域的大牛,知乎網紅,睡前一刷。因為馬上要去深圳了,關注了深圳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深圳租房,自己做的那個行業,稅務大牛,觀影感受等。(Susie )

我會下一些別的輔助我平時彈吉他用的應用,比如愛玩吉他和烏克麗麗調音。一個是看譜的,一個是調音的。我的吉他在家,所以回家的時候會練吉他。(北大 英語系 匿名)

我會用網易公開課,因為我自身是英語文學專業,接觸別的東西比較少,感覺自己的專業面比較窄,而且文學類比較還是很感性的,所以我也希望能接觸一些理性的內容,之後的職業規劃也需要這些。我之前在網易公開課上看一些經濟學方面的課程,比如《六十天讓你了解經濟學》之類的,一般一個月學一兩次。(北大 英語系 匿名)

當然,為了提升自己也可以花些錢

我在教育類的 app 花過錢,是一個英語教育的 app,它是那種訂閱式的,主要是英文的脫口秀,還比較輕鬆,平常沒事聽聽。(虞冰)

我下了東奧會計網 app 上 CPA(註冊會計師)的課,CPA 考試有六門,我這次報的是會計稅法和經濟法,買了三門,每門兩百五,總的下來 1000,我從三月底四月初開始學,十月份考。(Susie )

最近我在得道 app 上買了一個文書的內容,是個花錢買內容的平台,買一些知識上的分享,那個是我第一次買文書的內容,199 塊。(孔慶勛)

你知道那個羅輯思維嗎?我會去買一些知識生產力的, 如果是知識類分享的話,大概一個月花兩百吧,其實最多的應該是 kindle,我直接在上面買書了。(郭浩)

我今後的打算主要是做語義分析和跨語種機器翻譯這個方向,現在我在 Coursera 上學了斯坦福大學的自然語言處理和圖像識別、語義分析課程,每門課幾十美元的費用。(許成東 上海外國語學校 新聞傳播學院 大四)

自帶功能(生產力)屬性的 app 會多一點競爭力

視頻我用迅雷,其實也不怎麼用就是裝一個視頻軟件,需要的時候用一下,也不是拿來隨時看視頻用的。

音樂我用的酷狗,因為電腦裡面裝的酷狗可以同步比較方便。(北大 電子系 大三)

我花的時間比較多的就是 UC 瀏覽器,我去 UC 看網頁, 一開始用是因為 UC 省流量,後來我所有的書籤收藏都在 UC 的話,我就換不了了。(孔慶勛)

找到他們的愛好的點,當然這只是第一步

我喜歡一些旅遊類的應用,比如發現周末,麵包旅行這種,麵包旅行不僅有關於玩兒的推薦還有一些技能類的,因為我喜歡旅遊,所以比較關注這些內容。(北大廣告系)

手機里 app 大概二十來個,都是比較實用的那種,還有一些比較好玩一點的,比如城覓,你可以搜索去哪兒玩,有哪些好東西,經常會有更新。(陳婧)

我有一些旅行的軟件是我之前去泰國下載的,叫下一站系列,它可以離線用,比較方便,它有推薦,也有地圖,普吉、曼谷、清邁的我都下了。我之前去北歐的時候就下過這個系列的,我覺得還挺好用的,所以基本上如果我去一個國外的陌生地方我都會把它下下來,因為泰國這個地方我太喜歡了,所以我這幾個都還沒有刪掉。(姚瑋佳)

我喜歡看畫,最近我發現一個 app 介紹名畫,講得很細,作品的清晰度非常感人,叫《美的歷程》,分專題講歐洲經典,畫面很有看頭,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得下去,我最喜歡印象派,高更,梵高,莫奈。(高娃)

平時我會關注一些畫畫雕塑以及展覽方面的信息,在豆瓣有一個 app,叫「藝術新聞」和「藝術頭條」,也有關注的網站,叫「創想計劃」,主要是尋求靈感構思方面的東西,這幾個應用花的時間最長。(天津美院 雕塑專業 匿名)

最近上開眼比較多,主要就是看有創意的短片,5 分鐘內,我會把好看的短片先收藏起來,等什麼時候我空了,我一口氣看 10 個、20 個,再把收藏的刪掉…..因為我在忙的時候,我要是看視頻就找不到節奏了,我一般情況下會在坐長途車、火車或者坐高鐵的時候,就把視頻下到手機裡面我一會兒就看完了。(孔慶勛)

運動 app 走星人我一個星期用三四次,跑步,走路,跳繩,它上面可以收養走星寵物,寵物可以升級,你運動的時候會看到寵物也在不停地走路,會覺得很開心,有養成系的感覺。寵物是可以選擇的,因為可以更換,我選了吐司和薑餅人,我喜歡吃的,所以選的吃的當寵物。(張夏丹)

遊戲!大家都在玩!也願意付費!但歸根結底它還要看內容

我平時主要關注 lol,主要用掌盟這個軟件,打遊戲輕鬆,而且打遊戲可以有一種和別人交戰的快感…。(潘辰 天津師範大學 國貿專業 大四)

我每次會在 app 德州撲克上面花 1000 左右,主要是為了贏錢。不是為了娛樂或解壓,因為其實玩這個壓力挺大的,每次玩之前我要保證自己身體很好,很清醒的時候玩,就跟打麻將一樣。(北大數學系)

手機遊戲花錢,玩鬥地主,我們系最近很風靡這個遊戲,拿起來就能玩,晚上大家就能一塊兒開黑,平時也沒有很多時間玩遊戲,lol 一把半個小時,我受不了。(天津美院 雕塑 大五)

我喜歡手遊,基本上每個階段都會玩 1-2 個手遊,有空的話會玩一兩個小時,如果全天呆在家,玩的時間更長。我們有一個小團體一起玩,每個月有專題活動,活動的時候你必須玩得瘋狂一點,才能抽金幣進行下一個環節。每個月聚會的時候,我們會一起吐槽這個月的活動好玩兒與否、討論怎麼使用新技能,主要是遊戲心得。(崔瀅)

我在 app 上消費很少,前一段時間買了個遊戲花了 6 塊錢,或者是開 VPN 這種。我平時不玩遊戲的,因為我有個室友在玩網易遊戲,出了一款大富翁的手遊,我小時候比較喜歡玩大富翁,覺得還不錯,她跟我說你買個 VPN 用戶體驗會更好,我就去買了一個。(陳婧)

我一般用鬥魚看遊戲直播,《爐石傳說》,耗時最長的應該是直播,如果是周末起來以後,一邊看看論文或者看看別的,一邊開着直播,一開就是四五個小時,早上開四五個小時,晚上開四五個小時…..《爐石傳說》花錢也最多吧,男孩子嘛,又不買什麼的,平常有個什麼愛好,花點錢嘛。(許成東)

以為懂年輕人的可能要注意了:不要以為彈幕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最近因為搞定了翻牆所以看視頻 YOUTUBE 會多一點,其實之前看劇的話就是哪個視頻網站有就去哪裡,b 站上會有很多電影就去 b 站,但是我不太喜歡彈幕,所以我會關掉彈幕看電影。(王銘馳)

我比較喜歡上 b 站看視頻,因為裡面資源多,而且比較清晰,不用花錢,沒有廣告。我不是那種喜歡彈幕護體的人,有時候彈幕太多我還是會關,不過大部分時候還是會開彈幕,因為覺得沒有那麼孤單,可以補充到很多背景知識,那樣還挺好玩的。(晁越)

直播並非很熱,至少表達使用這個的人並不多——就看「無聊」的時間有多少了

我一般都用電腦看視頻,無聊的時候看鬥魚,熊貓這種直播平台,大家一起看,挺有意思的。看直播主要是選擇多,有很多分類,體育,遊戲,劇都有, 我大四開始看的,主要看一些娛樂方面的直播,每次大概半小時左右,比如說在鬥魚上看貝爺《荒野求生》。(三分之 Z 先生)

他們因為什麼卸載

手機里有 app 20 個左右,我感覺沒用的 app 就會馬上刪掉,現在基本上都是實用的,以前減肥的時候有好幾個 app,有的是計步數,看你今天運動了多少卡路里;有的是推送減肥的食譜,看看其他減肥的人怎麼樣….我覺得沒啥用…(孫淑)

我有十五個 app ,裝多了一是不咋用,二是卡,三是各種推送,亂七八糟,每天打開八個左右,基本都是實用性的,比如郵箱,電信寬帶客戶端等…..微博不用了,是因為覺得微博像個無底洞,無休止地刷,特別費時,主動把它卸載掉了。(三分之 Z 先生)

我用過健身類的「咕咚」和「薄荷」,還用過耐克的那款 APP,不過換了手機就沒有下載了,大一大二經常出於好奇下載一些 app,但是現在更看重 app 的實用性。(雪燕)

我之前下了無密,就是一個吐槽 app,我後面卸載了,因為微信朋友圈就夠你看了…. 無密就是約炮神器,還可以閱後即焚,我下載是純粹為了看 gossip,交大的學生會很亂之類的,我覺得這種 app 就是挑戰道德權威,因為道德不應該談論性,不道德的事情。(丁怡俊 上海交大 傳播系 大四)

「放肆的言論」

用微博就會忍不住刷熱門,熱門微博看的時候開心,但點開評論,你會覺得不開心,他們很放肆,他們企圖用網絡上的言論影響思維,甚至指揮言論的方向,我不喜歡這種。比如好多新聞剛播出來,被很多人關注,然後後面被說是假新聞或者報道得不對,感覺被耍了,所以微博我去年就不用了。(同濟大學 匿名)

關於大學生和手機 app,我們還做了一份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註明:這份調查由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在問卷星平台發起,發起時間為 2016 年 6 月 6 號,截至 7 月 8 日晚,共有 2108 人參與調查。

題圖來源:huffpost

作圖:林玉堯

圖片來源:appadvice,dailydawdle,fashiongonerogue,tvbs,refinedguy,ytimg,cdn, bandicam

註:羅珍對本文亦有貢獻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16 11:09:56

太感謝你了,我們現在都已經和好了,謝謝!

頭像
2024-05-31 17:05:49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4-04-28 18:04:06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