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當代男青年的體測噩夢|精練學院

情感導師 9005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是我們推出的全新欄目,以專業主義和用戶本位為出發點,面向頭部健身教練和愛好者,輸出原創健身內容。

精練學院包含:訓練科普、在線課程、健身科學和創新課程等。

作者/晟傑

審核/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引體向上:當代男青年的體測噩夢|精練學院

引體向上可能是全國男青年的體測噩夢。

哪怕跑步、跳遠水平再差,也能有些分數,但是在單槓面前,很多人的分數是零:不管如何咬牙堅持,身體依然很難「向上」。這也包括血氣方剛的青壯年們。

早在2014年,江蘇省教育廳就曾給出測試結果,全省大一男性新生引體向上合格率僅有2.9%。甚至健身房內也有確鑿研究指出,即使19名女性訓練者苦練3個月二頭肌、背闊肌,最後真正能拉引體向上的僅有6人。

引體向上難於上天,因為現代人橫練力量,已經很難拉起沉重軀體。

僅憑雙手拉起百餘斤體重,需要健全的身體功能。但相比類人猿祖先,當代人類已無需攀爬,因此上拉的冠狀面運動能力,已全面廢退。

要重獲這種運動能力並不容易。即使健身房內高位下拉等體重,仍難以拉起引體向上。

因為引體向上需要的肌肉,時常處於「待機」狀態。比如北京體育大學研究者已作出肌電圖對照實驗,發現引體向上時大部分肌肉募集率遠高於高位下拉。同樣,身體核心肌力的不被顧及,也勢必影響做一次引體所需的力傳導。

當然,除了身體功能孱弱,身體構成的累贅,也給引體向上帶來不小負擔。

國內已有體育學學報給出,體重基數越大引體向上越差的結論。而對於更多渴望拉起自身體重的女性來說,先天高占比的體脂肪率,以及較為薄弱的上肢力量,是她們難以標準引體的唯一桎梏。

除此以外,更修長的雙臂也阻礙了少部分人奮力引體。基於槓桿原理,上肢越長對於上拉的不利影響就越大,事實上,也有運動科學學者建議考核排球運動員,無需以引體向上作為主要力量指標。

如果僅以強健肌肉力量為目標,未必強迫引體向上。更多的降階式動作,也能較好還原現代人已失去的「向上」功能。

他們在奮力引體,

但難於上天

為什麼要做引體向上,其實是為了在戰爭中生存。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體能標準》中,有單槓引體向上12個及格的考核標準。而讓數千萬在校生頭疼的引體向上考試,也來自前蘇聯保衛祖國體育制度《勞衛制》中的身體素質要求。

在軍事化要求下,引體向上的功能性一覽無餘。

一方面,引體向上帶來的攀爬能力、抓握能力,有利於士兵攀登翻越障礙物、抓住受傷的隊友後撤,另一方面,引體向上也能逼迫士兵降低體重,以便於長時間攜帶裝備,以及在危險戰場中靈活機動。

而引體向上的動作標準,又奠定了對於部分人來說,是難於上天的。來看一般靜力引體的動作標準:

準備狀態:兩手寬握距正握單槓,略寬於肩,兩腳離地,兩臂自然下垂伸直;動作過程:用背部和手臂力量將身體往上拉起,當下巴超過單槓時稍作停頓,讓身體徐徐下降,直到回復完全下垂,重複再做。無需做起標準引體,即使能達到類似於CrossFit的蝶式引體,在廣大在校生中也寥寥無幾。

江蘇省教育廳曾公布部分高校2014級新生身體素質測試結果。全省大一男生一分鐘引體向上的平均數不到3個,合格率僅為2.9%。

這也是2014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新修訂後,江蘇省進行的首次大一新生體質測試。新版體測標準中,要求大一、大二學生完成9個合格。有當地在校體育教師表示:「能有五分之一的學生達標就已經很不錯了。」

甚至說在健身房內,即使經歷過啞鈴、槓鈴磨練的女性愛好者,能完成引體向上的也不在多數。

早在2013年美國戴頓大學研究組曾「訓練女性完成引體向上」,該實驗結果頗具代表性。

該實驗共面向19名女大學生,她們並非運動員但身體素質各有千秋,大部分無法做起一次俯臥撐。受試者被要求進行3個月的抗阻訓練,日常訓練動作以引體向上輔助機、啞鈴臥推、深蹲等為主,具體的強度、頻率如下圖所示:

■受試者需完成的訓練計劃

來源:Training College-Age Women to Perform the Pull-Up Exercise

直至3個月的訓練結束,受試者的上肢力量普遍增長36%,體脂肪減少2%。但在最終測試中,19名女性中只有6名,不藉助外力完成1次引體向上。

橫練力量,

不足以拉起沉重軀體

要拉起體重,沒有橫練力量那麼簡單。因為引體向上更需要人類已退化的攀爬能力。

這種運動能力決定類人猿祖先生存,無論是攀登上樹採摘果實,還是占據高處地形,警惕天敵。但對於現代人類來說,攀爬已經不再剛需。

舉例來說,中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者候廣斌,曾對體質測量中納入引體向上的合理性,進行調研研究。其面向體育教育者進行訪談,詢問為何評估力量只能使用引體向上,對方回答,引體向上鍛煉有利於懸空狀態下的求生 。

這一解釋或許有所依據,因為邁步向前、彎腰撿物、推拉大門等矢狀面運動是最常用的,相反以攀爬、上拉為代表的冠狀面運動逐漸被「淘汰」。

要復原這種運動能力,並不容易。至少在肌力訓練方面,會牽扯更多「日常歇業」的肌肉群。

雖然引體向上更像是健身房的高位下拉,但兩者的肌肉募集率並不相同。北京體育大學有研究者對兩者作出肌電圖實驗。從實驗結果來看,從向心到離心過程,單位時間內引體向上對於背闊肌、肱橈肌、三角肌後束的激活度,是高於高位下拉的。

■肌電圖實驗

來源:北京體育大學《不同固定條件下拉引動作肌肉工作特徵的比較研究》

當然,引體向上不只依靠主動肌,葛優癱後弱化的核心肌群,更是關鍵零部件。

腰-骨盆-髖綜合體LPHC,既是人體重心也是身體「內力來源」。它往往能實現力傳導,比如使用槓鈴和壺鈴進行舉重等多關節運動,其實是將膕繩肌、臀肌、豎脊肌等核心肌群和整個後側鏈整合在一起。而對於引體向上來說,也是相同道理。

■核心穩定模型圖

來源:《體育科學》

對於引體向上來說,身體功能就像發動機,轉速提升決定發力迅猛,而身體構成更像發動機外的車殼,輕量化設計決定累贅減少。

浙江海洋大學學報研究,曾分析了國內高校生引體向上不達標的因素。體重在50-70kg之間的學生,平均引體向上次數在6-7.3 次,而70kg以上的學生平均每人可拉次數不足5次。超過80kg的學生,其成績為0的占比達80%。

換句話說,國內體重基數越大的學生,引體向上成績越差。

■引體向上次數於體重的關係

來源:浙江海洋大學學報

而另一方面,更高的上肢長度比例,也是阻礙更多人完成標準引體向上的主因。

在美國戴頓大學的研究結論中也指出,基於槓桿原理,更長的上肢會使軀幹上升過程中,應克服阻力做更多功,而該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Paul Vanderburgh指出,不建議以引體向上作為排球運動員的主要力量指標。

未必強迫引體向上,

功能強健更重要

難以拉起引體向上,在於身體功能羸弱,以及身體構成累贅。但強迫做引體,可能是國內在校體測的主要現象。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已於2014年修訂實施,但由於引體向上成績較低,而將其在體測成績中的權重降至10%,很大程度降低了力量適能在學生素質中的重要性。

而更多的學者也對此發表相應見解,比如說,男性引體向上的標準較高,和學校適於引體向上鍛煉的體育器材或設施太少,是引體向上成績低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也有建議將俯臥撐作為考核測試元素。甚至在國外,也有率先應用傾斜式引體作為力量評測工具,具體來說,測試學生被要求肩部置於單槓下方,同時以三根彈力帶纏繞在手臂,上拉時彈力帶緊繃方可記錄一次成績。

當然,如果要發展已經丟失的「向上」功能,也有更多的降階式動作可供選擇。具體來看視頻:

10:15

■來源:Jeremy Ethier

在以上YouTube健身博主Jeremy Ethier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多種有助於上拉的練習方式。

比如,在持續的懸垂狀態下練習後縮肩胛,能提升一定握力也是較好的上拉練習輔助,也有採取不同磅數的彈力帶,藉助持續減弱的彈性勢能,輔助引體向上,同樣,也可採取傾斜式引體,完成反向划船動作執行降階。■ GYMSQUARE

精練

GymSquare

與精益練習者,建設自由健身廣場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的精品健身內容平台,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2-16 13:12:28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頭像
2023-09-02 13:09:45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07-24 12:07:26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07-07 15:07:51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