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傳奇:烽火戲諸侯(下集)

情感導師 889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昭德道:「母親勿急,您還記得父親在夢中給您看的書是什麼嗎?」

「記得清清楚楚,就是《殷傳》。特別點明了一句話,大概說的是散宜生救文王什麼的。」

今古傳奇:烽火戲諸侯(下集)

昭德聽了,皺眉凝思一會兒,便站起身到左側偏房,很快出來,手中拿了一個卷冊,道:「母親請看,可是這卷?」昭德打開,找出冊中一句「西伯得四友獻寶,免於虎口而克耆」,繼續道,「父親夢中所讀,是否正是這一句?」

褒夫人一看,驚喜道:「正是正是!看來母親今日找你是沒找錯。」

昭德道:「這句講的是當年文王被紂王囚禁,散宜生救他一事。當年,文王還是西伯時,曾被紂王囚禁在羑里牢獄中,散宜生是文王最重要的親信謀士,曾與閎夭、太顛和南宮适一起,把搜羅到的有莘氏美女驪戎的寶馬和各種奇珍異寶獻給紂王,同時賄賂紂王的寵臣費仲遊說紂王,終於讓紂王將文王釋放了出來。」

褒夫人邊聽邊點頭,若有所悟。

不久,褒夫人叫來大姐開門見山道:「這些日子,你在府上住得可還好?我見懿兒每次回來,就姐姐不離口地叫你,我想收你為義女,不知你可肯否?」

大姐一聽,怔住了。

褒夫人道:「我知你的心意,但這中間有個緣故。如今我褒府有一件大難,已有三年了,災厄未退,如今是好是壞,都很難說。」說着,褒夫人眼圈也紅了,低頭拭淚,「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府上連門客都散了,怎麼還敢將你也拖入水中?如今老爺的牢獄之災,還不知要多久才能解,豈不白白耽誤了你?我怎麼忍心。」

大姐忍不住握住褒夫人的手,道:「夫人請節哀,我深敬褒大人為國為民請命,愛護百姓,放開市禁,減稅減租,我這幾年才與父親有了溫飽的日子,褒城百姓誰不感激褒大人?有什麼要求,但憑夫人安排就是,民女無不聽從!」

褒夫人將大姐攬入懷中,道:「好孩子,委屈你了!」

褒夫人喊來椒兒吩咐道:「傳令府中上下,從今往後,姒兒就是我們家的大小姐,改名為褒姒,以後以正名稱呼。懿兒改稱二小姐,兩位小姐同尊,從我開始,府中誰都不可以另眼看待她。」

椒兒應道:「是!」

褒夫人又道:「將月華閣重新布置,和二小姐的房間同等裝飾,以後每日供應,每月份例,都和二小姐一樣,聽明白了嗎?另外,將莘荑、芰荷撥給大小姐,貼身服侍。」

洪德聽說母親要認大姐為義女,頗為不解,心中甚是不悅,但也無可奈何。

接下來,一連幾日忙碌,褒夫人對收大姐為義女之事極為重視,不僅擇了吉日,正式行了跪拜禮,還請人送信給母家淇侯府上告知此事,並讓父親淇侯介紹從宮中出來的樂師、禮儀師,重金請至府上,給懿德及褒姒延師,教以禮數。

不覺時間飛逝,已近年底,按往年慣例,褒夫人會攜帶子女到娘家小住幾日,因此連日來,褒府上下一片忙亂,為探視褒夫人母家而做準備。

褒夫人叫來洪德,道:「洪兒,前些日子,你外祖母托人捎信來,言及身體不爽,夜眠多夢,白日又憂悸多思,正好又到年底,我也一直想着過去看看呢。可是,你看,這幾天城中司市官夫人病重,司空大人老母又抱恙,都需要我親自上門探禮及薦醫薦藥,而且各處親戚朋友的年禮還沒預備妥當,這一時半會兒估計沒法去你外祖母家了。不如,你先代我過去探視一下,有什麼消息,及時遣人給我回復一下。」

洪德道:「由弟弟帶去便是。母親,我只想在家中讀書習字。」

褒夫人想起來什麼,又道:「對了,把你妹妹也帶去吧,你外祖母念叨她不是一天兩天了。」

洪德含笑道:「妹妹過去,跟那兩個表妹湊在一起,熱鬧得很。可否叫上姒兒同去?」

褒夫人看出他的心思,笑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但姒兒畢竟是義女,跟懿德還是略有不同。況且,我很喜歡她的穩重能幹,我這邊事多,缺不得她這麼一個好幫手。」

洪德道:「全憑母親安排就是。」

褒夫人站起身道:「來這邊屋裡,我指給你看,要帶去的東西,大半已打點好了。」

洪德隨母親來到裡屋,褒夫人一一指給他看,最後,又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道:「這個交給你外祖父,轉告他,家中一切安好,請他放心,不幾日,等家中事務安排妥當,我就會帶昭德和姒兒過去小住的。」

送走洪德與懿德,褒夫人便來到西院的月華閣,褒姒正在房中練習排簫,聽見通報「夫人來了」,忙急步迎至門外,盈盈下拜。

褒夫人忙上前扶起褒姒,攜手至屋內坐下,細問她器樂及禮儀習學情況。

褒姒察言觀色,小心應對。婢女奉上茶來,褒姒接過,親手奉上。

褒夫人道:「姒兒,你來府上也有幾個月了,一切可還慣?」

褒姒道:「多謝母親大人垂詢,一切安好,姒兒從小沒有母親,得夫人憐惜,收為義女,每每念及此大恩,感佩在心。」

褒夫人道:「這也是你生得乖巧,行事為人,值得人憐愛,也是我們娘倆有緣。」說着,上前將褒姒耳邊垂下的一綹碎發抿好。

褒夫人看着褒姒良久,忽然長嘆一聲,道:「姒兒,如今洪德與懿德都在他們外祖母處,母親心中有個難事,不知道該向誰說。」

褒姒道:「母親,但請直言,姒兒雖不才,但若能為母親分憂一二,定當萬死不辭。」

褒夫人拭淚道:「近幾年我府上屢遭大難,老爺下獄三年多,雖然洪德多方打點,設法營救,卻始終未能令大王回心轉意。反倒因為多次進王城,結交大臣,惹得大王起了疑心,近日,大王突然下令,要我褒府將長子洪德送往王城,名為充實羽林軍營,實為人質啊。如今我府中上下,全憑洪德一人支撐,他若再被扣押,我褒府可真的要家散人亡了。」

褒姒一聽,急道:「公子怎可去王城為質?」

褒夫人道:「你是山野出身,看我們這種人家,不知道有多大富大貴呢,世襲封地,尊貴體面,卻哪裡又知我們的難處?」

褒姒的臉一紅,不由得低下了頭。

褒夫人忙道:「姒兒,是我失言了,但你可知道,位有多高,便任有多重。承蒙褒城百姓不棄,支持我們孤兒寡母,未出現大批流民,我們褒府也有義務護衛全城百姓安全。如今大王生了疑心,若洪德不去為質,那就可能為褒城百姓招來兵禍,我豈可為了一己之私,而置全城百姓生命於危險之中呢?」

褒姒道:「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褒夫人道:「還有一法,只是……」

褒姒忙追問道:「是何辦法?」

褒夫人拉着褒姒的手,道:「當今大王好美色,如果可以選絕色美女送入宮中,則定能免了洪德為質之災,甚或大王高興,赦放了老爺,也有可能。只是這絕色美女,一時之間又去哪裡尋呢?而大王召洪德入王城甚急,這可如何辦啊?」

褒姒低頭,蹙眉不語。

褒夫人試探性地問:「若論絕色,這褒城之內,還有誰能與你相比?」

褒姒欲言又止。

褒夫人道:「若你肯入宮,則不僅是我褒府的大恩人,更是這褒城上下百姓的大恩人啊。我也知道,這太難為你了,但是,眼下事情緊急,你與洪德,兩人必有一人去王城,一時之間,難道還有什麼兩全之策嗎?」

褒姒低着頭,心口劇烈翻騰着,褒夫人的最後一句話,實實打在她的心坎上了。既然兩人,必有一人入王城,何不我入?若是公子入了,我在褒府也難以再立足了;反正我是孤身一人在此,就算不入宮,難道還有機會再與公子在一起嗎?除了入宮,難道還有別的路可走嗎?

褒夫人見褒姒久久不語,道:「母親也不忍心送你入宮啊,自你來我府上,我視你與懿德一樣,可是,但凡有一點點別的辦法,母親今日也不會來求你了。」褒夫人拭淚道,「姒兒,就算母親求你了!」

褒姒身不由己,伏身於席,長叩道:「母親,褒府於我有大恩,姒兒願意入宮,只希望可以報的母親與公子的恩德於萬一。」說着,淚濕蓆子。

褒夫人聞言,忙起身扶起褒姒,道:「老身在此,代夫與子,謝過你了。我即刻派人,打點行裝,讓昭德護送你入王城。」

褒姒垂下兩行長淚,久久方才哽咽道:「一切,但……憑母親……吩咐。」

褒夫人拉起褒姒的手,垂淚道:「姒兒,還有一事,母親還要求你,你此去入宮,是代洪德,我與老爺定會銘記在心,終身感恩,必然安頓好你的養父,免你後顧之憂。但此事還請不要告訴洪德,否則,以他的脾性,怎麼能接受?到時他若衝動做出什麼事,我褒府上下甚至褒城百姓,恐難保全,還請姒兒務要斷絕了他的痴心妄想才好。」

褒姒道:「母親但請放寬心,姒兒定會守口如瓶的。」

褒夫人道:「我既然收了你為義女,我就會以褒家大小姐的身份送你入宮,絕不會讓你在宮中因身份低微而受人欺侮,被大王冷落。待將來老爺從獄中出來,定讓他重修祖譜,將你記入祖碟之中,以後年年共享我褒家祭祀。」

褒姒長跪謝過。褒夫人離開後,她久久地呆坐着,宛若木雕泥塑。褒夫人的一席話,雖然說得婉轉謙虛,卻是有着十足的把握,知道自己不敢拒絕,也無法拒絕。自己寄養在褒府,一衣一食皆依賴於褒夫人,雖有洪德的愛,卻又遙遠而微弱得很,洪德即便再瀟灑不羈,再不拘泥於禮儀,但他又如何拗得過宗法制度?如何拗得過父母之命?如何拗得過這現實?

當晚,褒姒一個人坐在榻上,木呆呆地坐着,看着炭爐中的紅色灰燼在暗夜中慢慢地弱下去。

這日,洪德從送信的下人口中得知,母親要將褒姒送至宮中,不禁心急如焚,匆匆地趕回褒府。

一進家門,但見府中上下,皆忙忙碌碌,洪德徑直踏入了母親的房間。

褒夫人正在打點最後的備用物品,抬頭見洪德闖了進來,心中一沉,但很快恢復了平靜,然後揮揮手,令身邊人都退下,這才抬頭,含笑問道:「你怎麼突然回來了?」

洪德顧不上禮儀,直接問道:「您要將姒兒送入宮?」

褒夫人平靜地說:「是的。」

洪德眼中冒火,道:「您怎麼可以這麼做?您知道她救了孩兒的命,孩兒帶她回來,是喜歡她,想要按禮儀娶她為妻,入府主事的。您為什麼要這麼做?」

褒夫人平靜地說:「是她自己主動要求入宮的。她覺得我們褒府對她恩重如山,她無以為報,知道老爺還在獄中,當今大王又四處搜求美色,便自請入宮,以期換回老爺,以報恩。」

洪德大叫道:「我不信,她與我有誓約,她怎麼會甘願棄我而去選擇那個荒淫無道的昏君!」

褒夫人喝道:「住嘴!不可胡言亂語,豈可背後褒貶大王,這是大罪。」

洪德憤怒得無以復加,道:「她在哪裡?您把她關在哪裡了?我要見她,我要親自問一問她。」說着便要向外衝去。

褒夫人急忙喊住他,緩言道:「我知道你不信,我也沒有逼她,怎麼可能把她關起來。你想問便當面問她吧。」說着,她提高了聲音道,「姒兒,出來吧!」

只聽得屏風後一陣衣裙窸窣聲,然後出來一名柔弱的女子,正是褒姒。她低着頭,每一步都似乎邁得很艱難。

褒姒走出來後,眼睛一直看着地面,她深深地向洪德施了一禮,道:「公子有禮了!」

洪德一下子呆住了,僅僅幾天不見,褒姒已完全不是以前那個活潑天真、溫柔如璞玉般的鄉村女子了,她像是一直就生長於深府大院、出身高貴的貴族小姐一樣,連眼神都合乎着禮節,除了那聲音,完全就是另一個人。

褒姒低着頭,兩眼凝視着自己的鼻尖,壓抑着心中的狂跳,儘量用平靜的聲音,又複述了一遍剛才褒夫人的話:「是的,是我自己主動想要入宮的。褒府對我恩重如山,姒兒無以為報,知道了褒大人還在獄中,而當今的大王又四處搜求美色,姒兒不揣貌陋,願意入宮一試,如能得大王垂憐,必能改變卑微的命運,姒兒何樂而不為?何況,如能換回老爺,也算報了褒府知遇之恩。我的確就是這麼想的,這是我難得的機會,原本與公子的誓言,就是公子自己的一廂情願。」說完,褒姒又施一禮,仍復低頭回到了屏風後。

洪德愣在了那裡,他還要上前拉住褒姒,卻被褒夫人止住了。

褒夫人道:「入宮服侍大王,可謂前途無量,是多少女子可望不可即的機遇,你不要阻了她的好前程。」

「好前程」這三個字,敲到了洪德的心上,他止住了腳步,眼中的光一下子暗了下來。

出發的日子到了,褒夫人派昭德護送褒姒入王城。

褒姒在上車的前一刻,眼睛穿過送親的車隊,向褒夫人身後找去,沒有看到洪德,她在心底嘆了口氣,頭也不回地上了車。車內,芰荷和莘荑輪流來陪侍着她,用一整塊的熊皮被子幫她裹住雙腿,還塞了一隻小小的炭手爐給她取暖,車內還用棉套包着一罐熱湯水,以備隨時供她飲用。

一路順利,每日早早出行,天黑便歇,宿在沿途的驛站之中。不過五六日,他們便已抵達,住在了王城的迎賓驛館中。待一切安頓妥當,昭德就備好禮單,前去虢公府上拜贄,商量向幽王進獻褒姒,以便儘早救出父親褒珦。

晚上,迎賓驛館後院上房中,燈仍然亮着,褒姒正呆呆地坐在暖爐邊,釵飾已卸,散綰着一個髻,只用了白玉的簪子束着,愈發顯得發似堆雲,肌膚勝雪。

褒姒穿在外面的大毛錦袍已脫下了,換上了家常的中襖,褲腳也已撒開,就等着旁邊的芰荷給她收拾好被褥,便休息了。她雙手懶懶地去解中襖的帶子,卻無意中觸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心中一動,停住了手,片刻,將脖頸處的帶子解開,從貼身的小衣外,掏出了一塊用紅絲繩繫着的玉玦。她把玉玦摸在手中,帶着體溫,溫溫潤潤,像一團固定着的水,在燈光的映照下,發着半透明的光。她呆呆地坐着,恍若聽到窗外有人在喚她。

門外傳來敲門聲,褒姒抬頭問了一句:「誰?」

「是我,姒兒。」門外傳來的是低沉、壓抑、焦灼卻熟悉的男音。

褒姒手中的玉玦「撲通」一聲落到了坐席上,只是一瞬間的停頓,她突然立起了身,撲向了門邊,匆忙間,連鞋子也來不及穿。

隨着一陣冷風的湧入,油燈的亮光也跳了幾跳,門口立着一位高大俊逸的公子,峨冠博帶,腰別長劍,修身直立。

褒姒看着這個朝思暮想的人,卻呆住了,只有淚水像潰堤的河水,無聲地淌着,身子像棉花般,向一邊慢慢地倒下……

洪德忙伸手摟住褒姒的肩,一手在身後關上了門,轉身抱起她,走進了屋。

褒姒像做夢一樣,不敢相信這一切。她用手輕撫着公子的臉,用夢遊一般的聲音問道:「你去哪裡了?我真以為你拋下我離開了,你怎麼可以這麼狠心?你是想要我的命嗎?我這不是在夢中吧?我天天都在盼着做這個夢,得山神庇佑,如今真的夢到公子了。」

洪德痴痴地看着褒姒,握住她的手,道:「姒兒,你知道嗎,我今生最大的願望,不是承祠家業,得爵封銜,而是與自己所愛的女子,朝夕相伴,直到白首相對的那一天。」說着,洪德抱緊了褒姒。

褒姒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把手指覆在了他的唇上,道:「公子,不要說了,一切都是我自願的。」

「你真的願意嫁給那個殘暴荒淫的大王?」

「這是我命中注定的事,我們抗不過命的。」

「不,你如果不願意,我們現在可以逃走,選一個無人的山下,蓋上兩間竹屋,過着神仙般快樂的日子,天下這麼大,哪裡不可以活下來?」

褒姒聽着聽着,眼中便閃了淚光,無奈地回答道:「不。公子,一切以大局為重。」

褒姒知道,倘若她真的和洪德走了,昭德明早發現自己不見了,必然會請守城官封鎖全城來搜捕她;褒大人就會在牢中永遠出不來了,甚至大王可能遷怒於褒大人,後果更不堪設想;褒夫人會很快得到消息,並去雞冠村抓捕箕叔,等着她自投羅網;洪德若真可以帶自己離開這座城,他也將無顏面對父親和母親,難道他們真的可以永遠不見自己的親人?哪怕知道自己的親人為自己的任性而備受傷害折磨也無動於衷?也仍能安心地過自己的快活日子?

洪德不禁潸然淚下,他也知道,他並沒有做好背叛父親和母親的心理準備,兩人都清楚,這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夢罷了。他怕凍着褒姒,便抱着她小巧嬌柔的身子,摸索着向鋪好的被褥走去……

早上,待褒姒睜開眼睛,天色已經大亮,身邊空空的。夜裡的一切是真的?還是夢?

這時,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了,芰荷與莘荑進來,端來了洗臉水。褒姒再次睜開眼睛,看清了這一切後,突然長長地嘆了口氣。她穿上了貼身的小襖,習慣性地摸了摸脖子,空的,便問道:「你們在地上幫我找找,我平常掛在脖子上的那塊玉玦在哪裡?記得昨晚摘下來沒戴,可能隨手丟在了地上。」

莘荑將地上的衣服一件件抱起,發現玉玦正躺在暖爐邊的地上,卻忍不住驚呼了一聲:玉玦赫然斷成了兩塊。

褒姒聽見驚呼,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扭過頭來問道:「怎麼了?」

莘荑忙撿起斷了的玉玦,小心地送到了褒姒眼前。

褒姒如雷擊頂,呆住了。半晌,她才伸手接過斷玉,心中有種不舒服感,像水中的漣漪一樣,不斷地在心底擴大,褒姒忍不住淚長流,暗暗道:「命!命啊!」

褒姒淚如雨下。良久,她才慢慢止住了淚,對身邊的莘荑道:「侍候我穿衣吧。」

當褒姒走出驛館的門,準備登車,卻發現站在外面等着的不是昭德,而是洪德,她幾乎要暈倒了。她用眼神去詢問:「為什麼是你?」

洪德用眼神回答:「我代替昭德來送你,我想在以後你人生中的每一個重大時刻都陪伴着你。」

「這怎麼可能做得到?」

「相信我,我會做到。」

「好的,我信你。」

洪德帶着褒姒,隨着上早朝的大臣們來到了宮外。

稍後上朝,虢石父適時進言道:「罪臣褒珦,在獄中托臣轉奏:自知罪當萬死。珦有子,名洪德,也輾轉找到臣,在臣面前,痛哭流涕,願為父贖罪,百死不辭,只求大王寬恕。為此,洪德特遍訪天下,以求美人,結果不負他的苦心孝心,訪得一絕世美女,名曰褒姒,希望進上以贖父罪。萬望大王赦宥!」

幽王一聽「美女」二字,喜道:「速宣上殿來!」

褒姒邊舞殷《濩》,邊緩緩來至殿前,樂師在殿外彈奏,樂聲緲緲,舞姿曼妙,更神奇的是,伴隨着舞蹈的動作,她的一顰一笑,一揮袖一折衣,都有一股奇異的香味在大殿中瀰漫開來。一時間,大殿成了仙宮,眾大臣及侍衛們都成了木塑泥雕般,被她的姿容給吸引住了。

一時間,拜舞已畢。幽王令褒姒抬起頭來,細細觀看,只見她姿容態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際,光艷照人。他不由得探身向前,足足盯視褒姒半柱香的工夫,旁邊的監人不得不輕咳一下。

幽王這才發現自己朝堂之上有些失態了,忙坐正了身子,佯為掩飾地問道:「美人善舞,甚妙,不知年方幾何?」

「民女褒姒,剛剛及笄。」

「好!」幽王撫掌大讚,「美人聲音清亮婉轉,真如天籟之音啊。」

幽王坐不住了,立刻宣褒姒上前來。褒姒再向前走兩步,已到幽王丹陛之下了,幽王仍覺不夠,再宣褒姒近來,褒姒告罪,幽王便立起身來,走下來,攜了褒姒的手,坐到了自己的身邊。

眾大臣一時譁然,皆紛紛對視,目光交流。唯有虢石父,一副意料之中的樣子,摸着鬍子,笑吟吟地看着大王。

幽王對着褒姒,越看越喜,更奇的是,即便同坐,褒姒身上的香味並不更濃郁,仍是恰到好處的淡雅的香,又與後宮那些妃嬪們的薰香、花香、果香都不同,幽王幾乎忘記了朝堂之下還有眾多大臣,竟自顧攜了褒姒的手回後宮去了。司儀官忙宣「退朝」,眾大臣議論紛紛地散了。

當晚,幽王並不通知申後,攜褒姒來到了暖宮。幽王與褒姒同寢,輕歌曼舞,國色天香,美酒仙果,均不及這魚水之樂,不負這似水韶華。更奇這褒姒,異香附體,竟好似一塊天生的香料,且隨情緒變動,自然散發不同香味,興奮時,便如甜香,情愈濃則香愈甜膩,竟有種化骨化髓之感;情淡時,便有雅香幽淡,如百花曝於日下,精韻藏於體內,其淡淡之氣,入腦入心,聞之難忘,駐足便難再邁步離開,心中總有欠缺之意,必要得之而才心甘。

且說洪德將褒姒送入宮中,便一直在宮外等候,不見幽王宣召,卻見眾大臣紛紛出來了,忙上前給虢石父施禮。虢石父拱手還禮,還不待洪德開口,只見內庭出來一監人,問道:「誰是褒氏之子洪德?」

洪德垂手忙上前來。

「你就是?大王有令,褒珦之子洪德,獻女有功,將功抵罪,立赦褒珦出獄,復其官爵!」

洪德愣在了當下,經虢石父提醒,才記得謝恩,心內百味雜陳,腳步沉重地出了宮門。

第二日,洪德與昭德兩人立刻更衣,隨着傳旨監人來到獄中,一起迎接褒珦出獄,先回迎賓驛館休息暫住。

在回驛館的車上,褒珦忍不住問兩個兒子,為何大王會突然降旨赦罪?

洪德面色痛苦不安,欲言又止地低下了頭。

昭德見哥哥不出聲,便答道:「是母親聽說大王喜愛女色,於是訪得褒城外一村中有一女子,有絕色之姿,便接來府中,並收為義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徵得其家人和她本人同意後,於近日送入宮中。大王一見,果真喜之不盡,父親當日的衝撞之罪便一筆勾銷了。」

褒珦一聽,長長嘆道:「吾乃一堂堂上大夫,當日忠言諫上,乃盡為臣的本分,又何罪之有?不幸的是大王昏聵,不辨忠奸,我蒙冤入獄,卻也問心無愧,如今居然要用一女子來贖我出獄,真正是黑白顛倒,世道不明啊!」

朝中眾大臣知道褒珦已出獄了,關係好的便前來探視恭賀,送衣送食送車馬路費,一時之間,迎賓驛館先做了臨時的府第別院,門庭若市地熱鬧了好幾天。

這日,洪德前來見父親,道:「孩兒有一事,在心中也思考數日,明日我們就要啟程回褒城了,今日孩兒不得不說了。父親經此牢獄之災,孩兒看在眼中,實在痛心不忍,思來想去,父親之災,皆因奸人挑撥,且大王對父親亦生有疑心,若想以後杜絕此等災禍,必須取得大王的信任。」

「如何取得大王的信任?你有何良策,可直接道來。」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孩兒作為質子,留在王城,大王自然信任父親,而且萬一再有奸人進讒言,孩兒在王城,也可隨時為父親辯白。」

褒珦大吃一驚,道:「我這幾年牢獄之災,定然讓你受了很大壓力,如今我也災滿出獄,你是頭功一件,為父怎麼忍心能讓你作個質子?你可知質子難當啊?隨時如履薄冰啊,一旦大王對我褒家生疑,質子可能就有性命之虞啊!」

「孩兒不怕,若能保得褒府周全,犧牲孩兒一個又有何妨?」

「你可是我褒家長子,承擔着祭祀祖廟的重任,你讓為父如何捨得把你留在王城?」褒珦一向嚴厲,此刻舐犢情深,竟然有老淚濡濕了眼眶。

洪德一見父親如此,內心也忍不住一陣難過。他頓了頓,又接着說出了自己的另一個想法:「孩兒還有一事,剛才父親說,怕孩兒不在,無人祭祀祖廟,因此孩兒決定,想出讓自己的長子身份給昭德,以後爵位、財產、名位、責任等等,一切該由長子繼承的東西都給弟弟,孩兒就在這王城當個質子。還請父親務必允可!」

褒珦怒道:「荒唐,長子身份豈可轉讓?你為何會有此種想法?我知道身為長子,本身責任重大,況且上有宗室禮法,長幼尊卑的順序可不能亂啊。」

洪德站起身來,朗聲道:「我性格不喜約束,恐難以擔當長子的諸多責任,而昭德弟弟天性沉穩,近來又專心向學,進步飛快,足以堪當光宗耀祖,延續我褒城繁盛榮耀的職責。他比我更合適承襲爵位,一展父親的宏圖大志。我只想做個閒散遊俠,結交天下好友,縱情此生。請父親務必成全。」

褒珦痛心道:「就算你想得很好,昭兒也未必同意。我一向把你當成承襲我爵位的人來培養,接受着長子的教育,這麼多年的心血,豈不白費?」

「父親,您是願意看着幾年的心血白費還是願意看着兒子抑鬱終生?何況父親的教導怎麼能算白費?孩兒時刻銘記在心。孩兒如此,亦是有先例的。想我周人的先祖太王季歷並非長子,而是第三子,因王季賢能,堪當大任,所以他的二位兄長便一起讓位於弟,這才有了我大周王朝兩三百年的繁榮昌盛。所以孩兒如此,也不過是效仿先祖,父親應立賢不立長。此事,我已與昭德弟弟提過,他雖極力推辭,但我心意已決,他亦只能接受。」

「洪兒,我不知道你這些年經歷了什麼,會讓你如此決絕,但看在我們一家人馬上要團聚的分上,不能把這件事先放一放嗎?」褒珦言辭懇切,幾近哀求。

「父親,孩兒此次前來,亦是向您告別的,請原諒孩兒不孝,孩兒就不陪父親回府了。孩兒明日便去朝見大王,表明自願留在王城作為質子,以釋大王對父親的疑慮。」洪德生怕自己會心軟,忙把話說死,絕了自己的後路。

「還有選擇嗎?」

「父親,除了成全孩兒,您別無選擇!」

褒珦無力地揮了揮手,洪德再行一大禮後,退出。

第二日一大早,洪德送走父親與弟弟,便留在了王城。一時無事,他去拜訪了父親的好友太史伯陽父,也去拜訪了虢石父、尹球以及祭敦三位權傾一時的大臣。

一連十日,褒姒與幽王居於暖宮,不知白天黑夜,盡享人間至樂。

褒姒從入宮那日起,便猶如換了一副心肝腸胃,將從前的一切,暫且拋灑乾淨,正一時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填補空缺,見幽王如此愛她,也不管飲下的是鴆酒,還是佳釀,凡是能轉移痛苦,那就來者不拒了。

而幽王則高興得不知如何討好這個美人才是,日日陪伴,要一奉十,恨不能將天下所有珍寶,堆在美人面前,只求美人可以展顏一笑。

偏偏褒姒一直冷若冰霜,花也賞,酒也飲,歌喉也婉轉,舞姿也曼妙,枕席之間,雖不算多麼奉承,但也絕不冷淡,可就是不曾笑一下;言談應對,都挑不出什麼毛病,妝飾儀容都依禮而來,也不曾表現懶怠,眉宇間並無愁悶,但就是一絲笑意也沒有。

幽王忍不住問道:「美人在這暖宮中可還開心?」

褒姒道:「這裡溫暖如春,花香沁沁,妾身並無不開心。」

「那是奴婢們侍候得不得法?」

「莘荑與芰荷是我帶來的,知我一切脾性,有她二人貼身侍候,照顧支應下人,我諸事皆順心順意。」

「那是飲食不可口?衣飾不稱心?」

「大王細心體貼,臣妾出身貧寒,這裡聚了天下美味,衣飾華貴,妾身享受之極,無一不稱心。」

「那是思念家人?」

「妾身家中唯有一老父,入宮前已見過一面,褒夫人將妾身父親安置妥當,衣食無憂,妾身暫無思慮之情。」

「那,為何從不見美人開顏一笑?」

「大王多慮了,妾身自小不愛笑,並非心中有不快事。」

幽王扳過褒姒的身子,細觀她容色,笑道:「也好,美人不笑,愈加美了。明日寡人與美人回宮,宮中人多,規矩也多,很是煩心,但也不得不回。回去後,寡人想讓你居於瓊台,那裡位置高遠,環境幽雅,遠離宮中諸宮室,且離寡人的寢殿有一條近道,極是便利。前兩日寡人已命人回去打掃修葺了,想必回去諸樣皆已妥備了。」

褒姒道:「一切聽憑大王作主。」

「寡人還有一事,尚沒定下來,就是回去後要給你一個位次,寡人一直定不下來,初入宮,不宜過高,但若照規矩來,定得低了,卻又感覺委屈了你,怕宮中人勢利,令美人煩心。不知你有什麼想法?」

「妾身只不過一村姑,一切由大王定奪,妾身並無委屈之說。」

「論出身,你是褒府大小姐,怎麼是村姑?出身不算低的。按我朝禮制,寡人的後宮,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王后申氏,乃申侯之女,正位宮闈;三位夫人,分別為虢國虢氏、許國姜氏、莒國嬴氏,我本屬意你為夫人,但如今位次已滿,一時尚難再定;另有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喪、祭、賓客,雖都有空缺,但總覺會委屈了你,況且寡人也不願你去掌管那些俗務。所以一直難以定奪。」

「妾身與大王,情投意合,得大王恩寵,便心滿意足了,那些位次,妾身並不在意,亦不屑於此。」褒姒冷靜有禮的對答背後是夜半驚醒時的心傷。

「美人,你在寡人心中,是獨一無二的,便是王后,也無法與你相比。位次暫且放下,待回去後慢慢再定。」

不日,瓊台經能工巧匠連夜趕工,裝飾得美輪美奐,堆砌着天下的珍寶,填塞得錦繡花團一般。褒姒在瓊台住下,每日日上三竿,才在數十個宮娥侍候下,梳妝打扮,更衣起身,然後憑台遠眺,遠處青山雲霧,近處樓台宮宇,等待宮娥們奉上精心烹製的美食點心,隨意吃上一兩樣,便會見到幽王下朝歸來。幽王便伴着褒姒,遊玩宴飲,日夜不歇……

轉眼間,寒冬早過,春氣融融,宮中也是百花盛開,蜂蝶嗡嗡,一派春情,御花園中,百花漸次開放,紅的、粉的、黃的、紫的,看得人眼花繚亂,於是眾妃嬪約好一起來請申後去賞花。

申後在眾妃嬪的陪伴下,心情稍稍開朗一些。一路鳥語花香,眾妃嬪嘰嘰喳喳,來到了瓊台下。

申後不見台下有幽王的儀仗,幽王隨身的監人見到申後來到,忙上前侍候,申後問道:「大王在上面?」

「大王與新來的美人正在飲酒,待奴才上去稟告一聲!」

「不必了,本宮上去看看。」說着,申後不由分說,便徑直登上了瓊台,眾妃嬪跟在身後亦上來了,一應宮婢則留在了下面。

申後上來,見瓊台上,四面裝飾金玉,以紗羅裹飾柱台與牆壁,地面鋪着厚厚的熊皮,幾個舞女正赤足跳舞,八個角落的柱頂飾有鶴、龜、龍、魚等瑞獸,從獸嘴中吐出氤氳的香氣,那香氣甚怪,是向下緩緩地飄落的,襯得整個瓊台如同仙境般霧氣繚繞,聞之令人迷醉心怡。

正東面放了一張長長的矮几,上面擺滿了醇釀和佳肴,以及各種鮮果,幽王與一個女子坐在幾後,並股疊膝,幽王正閉着眼睛半靠着,女子則姿態慵懶,臉頰紅潤,似乎是喝了不少酒,頭上玉釵半簪半卸,衣襟松斜,露出一抹雪白的胸,斜倚在幽王身上,一隻手半握着犀角杯,一隻手拈了顆紅櫻桃,正送往幽王口中,場面冶淫之極。

申後一見,眼睛羞得不知道該往哪裡看,眾妃嬪們也都擁上來了,堵住了她後退的路,只有向前施了一禮,道:「大王!」

幽王正在對褒姒說:「美人,你可知,我最愛你喝了點兒酒,面色微酡的樣子,那樣子真是要連寡人的魂都勾去了。」忽然被一陣「大王」的聲音打斷,他睜開了眼睛,看見申後及眾妃嬪們正站在面前,嚇了一跳,忙坐正了身子,道:「眾愛妃好,王后請坐。」

而褒姒好似長在了幽王的身上一樣,並沒有起身,仍靠着幽王的肩,看着一眾妃嬪。好一會兒,她才懶懶地坐正了一點,將胸前鬆散的衣飾整理了一下,並無起身還禮的意思。

「何方賤婢?居然在此濁亂宮闈?」申後壓抑了許久的怒火騰地冒起,再好的涵養,也無法忍受如此的公然挑釁。

幽王從未見過申後如此憤怒的樣子,在他眼中,申後一向儀態萬方,溫柔賢德,語不高聲,從不動氣。

幽王本來今日被申後及眾妃嬪看到這麼不堪入目的場面,心中正是有愧,加上褒姒的確有些失禮,先自軟了許多,又見申後怒目向前,似有動手之意,忙伸手攔住,笑道:「王后息怒!這是寡人新得的美人,因為還沒有定下位次,所以不知道以何禮朝見。王后不必發怒,錯在寡人身上。」

申後見幽王如此護着褒姒,愈加氣憤。

「賤婢!既入得宮,豈能不遵宮規?既然尚無位次,那麼就等同宮娥,見了本宮,居然不知行禮?來人,將她拖下去,找人好好教一下她禮儀規矩。」

幽王忙阻止道:「王后息怒,今日褒姒有錯,看在寡人的面子上,還請王后饒她一回,寡人定命她明日去王后宮中賠罪。」

眾妃嬪見狀,忙齊齊跪下,求告申後息怒。

申後見有幽王護着,知道今日奈何不了她,口中恨恨地罵着「賤婢」,只得轉身離開了。眾妃嬪悄悄跟在後面,各自回宮了。

一場開心的賞花,最終無趣收場。瓊台之上,褒姒也恃寵而驕,見申後走了,撒嬌地說:「大王,剛才這個瘋婆子是何人,怎麼大王宮中居然有如此的悍婦?」

「此乃王后也,今日是你失禮,明日你可前往她宮中拜見賠禮。」

「妾身不去。」

「美人,宮中人多口雜,需要妥加管理,所以才定了許多規矩,你既然來了宮中,這規矩雖討厭,也還是遵守一下,否則寡人的後宮豈不亂套了?況這後宮之中,以王后為尊,你還是要敬她一敬。」

「妾身又不想來這宮中,況且剛才大王也看到了,她對妾身那麼凶,若不是大王在,她怕是要把妾身推到台下!明日妾身要一個人去她宮中,哪裡還走得出來?」

幽王笑着摟褒姒入懷,小心撫慰道:「剛才你見她沒有行禮,她自然生氣,明日你見她,按宮規行禮,她找不出你的錯處,也不會對你怎麼樣的。」

「妾身怕!」褒姒噘起了嘴,大眼睛中立時涌滿了淚,「妾身最討厭這些繁瑣的禮儀了,大王不是也說討厭嗎?那麼多,萬一妾身記錯了一兩個,不正好被她抓住了把柄,明日哪裡會有妾身的好?何況她恨妾身入骨,就算沒錯,都還想挑幾個刺呢,大王還讓妾身送上門去任由她宰割?」

「寡人是討厭宮規,可是那些是祖上制的,寡人也沒有辦法啊。」

「大王,您若是厭煩了姒兒,您就說嘛,為何硬要逼姒兒入虎口?與其受她折辱,不若今日姒兒就從瓊台跳下,也落得乾淨。」說着,褒姒柳眉豎起,便起身要往欄杆邊走去。

幽王嚇得忙一把拉住她,摟在懷中,百般安慰,許久才將褒姒的怒火滅了下來,哪裡還敢再提半句「拜見王后」的話。

自從上次在瓊台,幽王當着眾妃嬪的面,公然護着褒姒,絲毫不給申後面子;第二天,本已說好要讓褒姒前來拜見並賠罪,也並不兌現,以致申後在後宮的威嚴掃地,面子盡失,這心中的憤怒與憂慮,不言而喻。

申後漸漸抑鬱不快,春日本來就易乏倦,正好藉機閉門不出,對外只稱春日賞花,吹了風,身體不適。太子宜臼聽說後,忙進宮來探視。母子一番寒暄之後,太子聽聞褒姒的所作所為亦是氣憤不已,誓要替申後出一口氣。

第二天是朔日,幽王早早地去上朝了,眾大臣都出列來恭賀。太子待幽王上朝之後,便帶着隨身的十餘個侍從,一溜煙地從東邊的側門入宮,然後直奔瓊台方向而來。守門衛士見是太子,並不敢阻攔。

太子來到瓊台下,瓊台高十五丈,東南西北各百丈,正西方向有一迴廊與凌霄宮相連,宮中住着專門服侍褒姒的監人與宮女。

凌霄宮及瓊台南邊是個小湖,因湖邊種滿了蘆葦,葦叢中有不少水鳥,故名葦湖,湖岸邊又遍植垂柳,便如武士一樣守在湖邊;北邊則是花圃,遍植國內名花異卉,自褒姒來了之後,更加重視,撥派專人管護,更將周邊空地全種上了花,日日花匠都要採摘新鮮花卉供奉褒姒使用。

太子一來,便直入花圃,命侍從道:「將這些花,不論品種數量大小,多多摘去。」

眾侍從領命,當即如狼似虎,呼三吆四,連踩帶踏,轉眼間將嬌嫩的花兒糟蹋了約半圃,眾花匠攔也攔不住,心疼得要命。

凌霄宮中的監人及花圃的管護人忙齊齊奔出來,道:「快快住手!此花圃是大王專為褒娘娘栽種的,休得毀壞!大王怪罪下來,爾等吃罪不起。」

太子正坐在迴廊的欄杆中,令身邊的侍者去回話:「吾等奉東宮令旨,要采些鮮花供奉東宮娘娘,誰敢阻攔?向來宮中不曾有過什麼褒娘娘,是哪裡的鄉野村姑,敢來這裡冒充娘娘?好大的膽子!」

這邊監人見是太子的人,忙上前打圓場道:「既是奉東宮的令,吾等無有不遵。若是娘娘喜歡什麼花,吩咐一聲,讓奴才們採好送去便是,怎好煩勞各位親自來采?」

「放屁!娘娘喜歡什麼花,你們哪裡知道?再者,後宮全都歸東宮娘娘管,娘娘只要喜歡,管你是哪一個宮室的,敢不送來?小的們,給我多摘點兒,送去給東宮娘娘挑!」說着,那些侍從們更是胡亂糟蹋,兩下里更加爭嚷喧鬧起來了。

這時,褒姒在瓊台上聽見下面亂鬨鬨的,柳眉一挑,問宮女:「何事?」

宮女回說:「有人亂摘花圃中的花,下面的監人制止不住。」

褒姒本身愛花,哪裡容得下這種事,不禁親自起身去下面看看。她剛走下瓊台,正坐在迴廊上的太子看見了,好一個妖媚惑主的賤婢。太子血氣方剛,正是為尋褒姒而來,如今一見,如仇人一般,分外眼紅,哪裡還由得她分說,一個箭步衝上來。

太子左手一把揪住褒姒的頭髮,用力一拖,將褒姒掀翻在地,右手捻着拳便打,邊打邊罵:「賤婢!你是哪裡來的妖女,粗野無狀,無名無分,竟然混入宮中,禍亂宮闈,居然還敢妄稱娘娘,真正是目中無人!今日,也替宮人教教你規矩,眼中也識得幾個人,知道自己是幾斤幾兩,日後也明白,這後宮之中究竟是誰說了算。」

褒姒被太子猝不及防地一拖一打,嚇得花容失色,驚得魂飛魄散,她自小雖不是嬌養,但也從沒挨過打,如今被這麼幾拳,打得眼前發黑,髮髻散亂,衣衫破裂,羞憤難當。

眾宮娥及監人怕幽王怪罪,又不敢上前攔阻,只得一齊跪下,叩首不已,高聲叫着向太子求情道:「太子千歲,還請饒過這一回,萬事還須看在大王面子上!」

太子恨意難消,又揮上一拳,見褒姒趴在地上,口角臉頰滿是血污,一動不動,也恐收不住力,傷了她性命,所以才住手,又指着褒姒罵道:「賤婢,讓你認識認識本太子!」說完,帶着眾侍從沿東門返回太子府。

眾宮娥見太子走遠了,這才敢起身,一窩蜂地擁上前,看視褒姒。

褒姒躺在冰冷的地上,頭髮鬆散亂蓬蓬地堆在地上,玉釵及身上的那對玉佩掉在了地上,或是甩到了柱子上,碎成了幾段,衣衫撕裂,臉頰也蹭破了,全身上下,到處都疼痛難忍。她將紅腫燒痛的臉頰貼在冰涼的地上,反倒覺得好受一些。

褒姒耐心地等着幽王回宮,等到後來,臉上掛着淚水,居然趴在那裡睡着了,直到聽見雜沓的腳步聲,才驚醒了過來。

只見幽王大踏步過來,邊走邊說:「美人何在?美人受委屈了,請了巫醫沒有?」一迭連聲地命令道,「快快去請巫醫來看視!」說着,他坐在褒姒榻邊,仔細察看,揭開夾袷紗被,輕褪去內衣,只見她背上或青或紫或紅,慘不忍睹,輕撫之如火烤一般燙。

褒姒見到幽王,百般忍耐的委屈一觸即潰,扯住了幽王的袍袖,哭訴道:「適才妾身正梳妝,聽聞台下有人爭執,有宮人來報說,太子帶着一些侍從在台下花圃亂踩亂踏,將花隨折隨丟,毀棄無數。妾身想,此花圃是大王專門命人修建,太子怎麼會做如此悖逆之事?於是便想下去一看究竟,哪知禍便從天而降。」褒姒說到這裡,傷心又起,悲泣漣漣,幾欲不能喘上氣來,幽王忙抱住她,連連撫其後背。

「大王您知道,妾身從未曾見過太子,更遑論得罪太子,哪知太子一見到妾身,便不由分說地上前來,揪住妾身髮髻,掀翻在地……嗚嗚嗚……還望,還望,乞我王為妾身作主啊!否則以後這個宮中……就沒……沒有了妾身的存身之處了,這個宮……宮,究竟是大王的還是太子的?」說完,褒姒悲從中來,掩面大哭。

幽王溫言軟語勸之,他心知太子所來緣由,所以抱着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勸慰褒姒饒了這一回罷了。

褒姒卻不依了,大哭道:「原來說來說去,大王就是偏袒那個老婦人和她的逆子,妾身本來也沒說要入宮,只是見大王情深恩重,才願意跟着大王,以為終身有靠了,哪知竟落得今日悽慘境地?妾身入宮也不求位次,只要大王心中有妾身,妾身便覺值了。

妾身既然無名無位,以何身份見申後?妾身只為了可以朝夕見到大王,才願呆在宮裡,承蒙大王恩寵,將瓊台賜給妾身居住,妾身便成日也不敢踏出瓊台一步,就怕衝撞了申後。本只想無欲無求地在瓊台與大王平平安安地過日子,哪裡想到,人家都欺負到門上了,大王居然還編派妾身的不是?大王昔日的那些恩愛,可見都是假的。」說着,她更是大放悲聲,涕淚都抹在了幽王的朝服上,將個幽王揉搓得手足無措,連連打嘴認錯。

正鬧着,宮娥來報:「巫醫到了。」

幽王正好藉機解困,忙命道:「快喊進來。」

褒姒見狀,也便收斂了潑辣情緒,旁邊芰荷扶她重新俯臥於榻上。

巫醫進來,先向幽王行禮,再躬身向前診視。

良久,幽王問:「傷得如何?不嚴重吧?」

巫醫卻給幽王叩頭道喜:「恭喜大王!」

幽王道:「大膽!愛妃受傷,你倒給我賀喜,且留着你的頭,聽你這喜從何來?」

巫醫道:「大王,娘娘今日所受,都是皮外傷,並不曾傷到筋骨,塗點兒消瘀去腫的藥,不過月余便可平復,大王勿要擔心。只是娘娘已有兩月身孕,須得好生看顧。待小人一會兒給娘娘開些保胎將養之藥,因有孕,消瘀去腫的藥膏也須另配,以免有傷胎的成分。」

幽王一聽,大喜,道:「太好了,你診視有功,下去領賞,以後娘娘的身體與胎兒,就由你來診視。下去吧!」

褒姒聽得自己有孕,喜憂參半,喜者,哪個女人要做母親了,會不高興?憂者,有了孕,何日才能走出宮?想到這兒,心也灰了一半。

那幽王卻喜不自勝,卻又後怕道:「美人,幸好你今日無恙,豈不讓人悔之晚矣!」

褒姒強打起精神,知道有了這個胎兒,今日的仇可以報了。

「大王,妾身現在只求一件事,請准許臣妾出宮。」

「這卻是為何?如今有孕在身,正好在宮中好好將養,怎麼反倒想着離開?」

褒姒啜泣道:「妾身剛入宮,便連連得罪王后與太子,原本妾身一命不足惜也,但蒙大王錯愛,如今既有了身孕,怎能不好好保養身子與胎兒?既然王后與太子已視妾身為死敵,何況現在又有了孕,更是成為他們娘倆的眼中釘了,妾身無時無刻不膽戰心驚,防不勝防。如今妾身孤單一人在宮中,又如何能保全得胎兒呢?妾身死不足惜,可腹中的孩子卻是大王的骨血,怎能因妾身而喪命?」說着褒姒硬撐着起身,歪歪斜斜地欲向幽王跪下,幽王忙扶起她。

褒姒哭求道:「求大王放妾身出宮,也算是保全妾身母子二人的性命了!妾身必日日祈禱大王福壽安康!」

幽王嘆了口氣,道:「美人不必難過,自當好好將息身子,寡人自有處分。」

褒姒立逼着幽王下旨,幽王好勸歹勸,百般安撫,方才讓褒姒回心轉意了。

褒姒只好道:「大王,妾身一人在深宮中,孤獨無依,大王可是妾身母子唯一的依靠了,大王就算不憐惜妾身,好歹也憐惜一下妾身腹中的孩兒啊,大王可要言出必行啊。」

「說到孤身一人,寡人倒想起來了,前些日子,太子來報,大夫褒珦的長子,為父贖罪,自願留質於王城,說起來,他也算你的義兄了。」

褒姒一聽,立即坐正了身子,驚喜道:「真的?」

「可見褒珦忠心可嘉。」

「大王,義父一向對您忠心不貳,大王不該懷疑義父,冷了忠臣的心。」

「美人,依你看如何補償?」

「嗯,依妾身看,不如好好封賞一下義兄,也可讓天下人看看,大王是如何對待忠義之臣的。」

「美人所言甚是。」

「大王想賞他一個什麼官位呢?只別委屈了他,他算是妾身在王城的娘家人,若有機會時常走動一下,妾身也覺得有些安慰。」

「他是以質子身份留在王城,倒不宜參與太多朝堂事務,不若賞他個內廷事務官,清閒自在,時常能入宮走動,也減些你的思鄉之情,就讓他做個少保吧。」

「妾身先替義兄謝過大王。」

第二日一大早,幽王起來後,便令監人在瓊台傳旨道:「太子宜臼,好勇無禮,衝撞庶母,有違孝道,現發送去申國,聽候申侯教訓。東宮太傅、少傅等人,輔導無狀,不能及時勸阻太子,現一併削職,同發往申國。即刻啟程!」

褒姒在屏風後聽到幽王的旨意,這才心下稍安。

旨意傳到太子宮中,太子一聽,大為震驚,萬萬沒想到,父王居然處罰如此之重,心下不服,欲入宮面見幽王申訴,哪知幽王早已吩咐了下去,一律不見,連宮門都緊閉不納。太子來到宮門外,苦求多日而無果,只能含恨回去,打點行裝,乘車自去申國了。申後聽到消息,長嘆一聲,心如死灰。

幽王在朝堂上,召見了洪德,賜官少保,並賞下許多財帛貝幣。有了這個身份,洪德倒時常有機會入宮見到褒姒了。

褒姒在幽王的寵溺之下,未免一日日地驕縱了起來,慢慢地生出些以前沒有的奢望了。隨着洪德在她身邊的出現,她的一顆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過去,也在面對幽王時無法控制地湧出了對幽王的厭惡,她的脾氣愈加壞了。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褒姒懷孕十個月滿了。自褒姒懷孕後,幽王愛得不得了,無一言不聽她的,無一事不順着她,吃的用的玩的,要一奉百,每日流水般往瓊台送吃送喝。

即將分娩,宮中早已為褒姒備下了收生的巫醫和奶媽,到了瓜熟蒂落的那一日,褒姒雖是頭生,卻一切順利,不到半天的時間,一個胖胖的兒子便生了下來。

幽王出來,看了看新生的孩子,好一個胖娃娃,鼻頭微蹙,頭髮油黑濃密,正在甜睡,看了又看,喜不自勝。晚上,他回到政務殿,想起喜得公子,便起名為「伯服」,雖說是幼子,卻希望他將來能像長子一樣,令四海伏服。

褒姒生產後大睡了一場,一醒來,倒覺全無困意,起身看視嬰兒。她輕輕地俯下頸項,將唇貼在孩子的額頭,吻了一下,睡夢中的孩子,似乎感受到了母親的愛,忽然又甜甜地笑了。褒姒仔細地端詳,細細地品味那份快樂,也在那一刻,她在心中發誓,她要用她的生命,許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

自從有了兒子,褒姒更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她每日須臾都不離開孩子半步。幽王更是愛子如掌上明珠,雖政務繁忙,但每日必要親視一番,時不時問一下吃奶、睡覺情況,孩子稍有不安吐奶之事,便召巫醫數十人,輪流診視;更有新招的乳母十六個,個個年輕貌美,性子柔順,身體強健,每日飲食精細,專為餵養孩子而待命。

自褒姒入宮,接連太子被逐,王后被斥,又添一子,虢石父及尹球惶覺地位難保,且太子對他二人一向都是冷冷的,難保心中早已積下不少不滿,他日若是太子登位,二人的富貴還能保得住幾分。於是,二人揣測上意,意欲暗通褒姒,另立伯服為太子。

這日,虢石父從尹球的商鋪中拿了上好絕美珍珠數枚,名貴玉石、上好的絲縞布帛上百匹,托人送至褒姒宮中,但求一見。

二人入宮,見禮後,褒姒示意二人坐下,道:「二位大人,素與後宮沒有來往,不知今日送上如此重禮,是何用意?」

虢石父道:「微臣與尹大人素來敬仰娘娘,卻一直無緣得以表示,今日些許微禮,恭祝娘娘順利產下小王子,順帶還有一言想進,不知娘娘是否願聽?」

「願聞其詳!」

虢石父與尹球對視一眼,虢石父道:「娘娘,太子宜臼衝撞庶母,有失孝道,不足以承繼祖業,如今既已逐去外家,那就是天命有所變。小王子伯服年紀雖幼,卻天資聰穎,頗似大王,正是天命所歸,因此理應立伯服為太子。」

褒姒一聽,心花怒放,卻不露聲色,只是淡淡道:「二位大人,此言差矣,太子宜臼畢竟是嫡長子,伯服只是庶子,自古哪有舍嫡立庶之理?」

尹球一聽,忙道:「小王子既然是天命所歸,那麼經歷些艱難也是應該的。如今娘娘最得大王的歡心,又為大王誕下王子,理應享王后之尊啊。若娘娘為王后,娘娘的兒子就是嫡子,成為太子,豈不是順理成章?」

褒姒入宮時日不算太久,身份卻一直尷尬,如今別的名位她也看不上,以幽王今日今時的寵愛,也的確給了她想做王后的渴望。

「可是,現在王后也並無過錯,怎可無故廢后?」褒姒也知,僅靠幽王的寵愛,還無法撼得動申後的地位。

「是人總會犯錯的,就看娘娘能否抓住機會。娘娘不若多派幾個信得過的人,在申後身邊廣布耳目,早晚探聽,定能尋機察失,到時候,不愁後位不是娘娘的。」

褒姒一聽,大喜,忙道:「全仗二位大人用心維護照顧,若將來伯服能順利地被立為太子,定當與二卿共享天下。」

二人一聽,忙起身,稽首道:「願為娘娘效犬馬之勞。」

自此之後,褒姒便在虢、尹二人的指點之下,於宮門內外密置耳目。朝中的事,自有虢、尹二人隨時留心,散布太子不孝,幽王厭惡的消息;後宮各宮室,她借幽王的口,給各宮室更換流轉宮人監人,趁機安插進自己的心腹,尤其是在申後宮中,更是增派人手,日夜監視,一有任何風吹草動,無不知悉。

說來也巧,申後一人獨居,幾年來幽王再不曾踏入她宮中半步,只是在四時八節,宮中按節氣祭祀、祈天時,才按周禮與她共持儀式,其間孤苦淒涼,每每獨自一人心酸落淚。太子又被逐,娘家人離得又遠,身邊連個貼心的、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更可氣的是,後宮向來踩低拜高,眾妃嬪見她失寵,漸漸地禮節也疏淡了。

這時,有一年紀稍長的宮人名叫薇兒,乃申後出嫁時從娘家帶來的,她時常見申後暗自傷心,揣知其心事,便大膽地跪前奏道:「娘娘!」

申後見是薇兒,便拭淚道:「何事?」

「娘娘,奴婢見娘娘終日傷心,思念太子,不思飲食,這樣下去身子如何受得了?娘娘何不修書一封,秘密送往申國,勸太子殿下上表謝罪?大王與太子畢竟是父子一場,其情切切,見了太子之書,豈不感動?若能寬宥前罪,召回太子,使娘娘與太子母子相聚,豈不美哉?」

申後道:「你的一片忠心,實在可嘉,只是信雖好寫,但如何送得出啊?誰人能為我傳遞?」

薇兒道:「稟娘娘,妾的母親溫氏,頗為精通醫術,經常出入豪門大院,為後宮婦人診治。娘娘不若稱病,請大王召妾母親入宮看脈,趁便帶出信件,再令妾的兄長偷偷送去,必定萬無一失。」

申後聽罷,雖覺得有些冒險,但思子心切,免不得試上一試。

申後命人取來絹帛和筆來,修書一封,信中道:「天子無道,寵信妖婢,使我母子分離。今妖婢生子,其寵愈固。汝可上表,佯認己罪:『今已悔悟自新,願父王寬赦!若天賜還朝,母子重逢,別作計較。」云云。

申後寫好,藏於身上,再三叮囑薇兒,此事重大,萬不可走漏一點點風聲,然後令人向幽王稟告:「王后娘娘身子滯重不爽,飲食無胃口,纏綿病榻不起,宮中巫醫看遍,束手無策,有人薦舉宮外一良醫溫氏,希望大王允准,召其入宮,為王后診脈。」

幽王與申後畢竟有結髮情分,如今冷落她多日,心中也着實有些愧疚,聽聞有此奏請,便一揮手道:「允!」

誰知王后的請旨宮人還未回到宮中,消息便已經傳到了褒姒的耳中。褒姒料定其中必有蹊蹺。她本是個聰明人,很快猜到,申後孤身一人在宮中,太子必是她最心心念念的人,卻又遠在母國,想必她定是要傳遞什麼消息了,心生一計道:「也罷,待這個溫氏出宮之時,令人好好地搜檢其身,便知端的。」

第二日巳時,待溫氏從申後的寢宮診視完畢,正欲出宮門,不料,兩個如狼似虎的宮門守衛,長戈一攔,喝道:「站住,從哪個宮室出來?有無憑證?」

溫氏的隨行監人將王后的符牌拿給守衛看,守衛長過來檢視完符牌,遞還給監人,揮揮手,令監人回去復命。溫氏以為檢查完了,便要離開,卻被守衛長攔下,問道:「慢着,你手中繒紗從何而來?」

溫氏行了個禮,道:「軍爺明鑑,此乃為王后診脈,所得的賞賜。」

那守衛長繞着溫氏轉了一圈,眼神犀利,又問道:「除了王后的賞賜,可有夾帶別的物件?」

「回軍爺,沒有。」溫氏強自鎮定,額頭卻有細汗冒出,眼神躲閃,心跳加快。

「沒有?我卻要搜檢一下,方知真假。」

「軍爺,的確沒有,醫家還要速速回去為王后配製湯藥,不敢延誤啊!」

那守衛長不由分說,令守衛搜身。

一個守衛上前,令溫氏將手中物品放下,仔細檢視,腰包也解開,裡面的金子也抖落出來,當初攜帶的隨診箱,也被打開翻檢。

隨後,守衛便要搜身,那溫氏身子向後躲閃,道:「醫家乃女輩,豈能讓你們輕薄身上?」

那守衛長見她面有慌亂之色,便心生疑問,更是要搜身。

三人一擁而上,捏肩脫鞋,上下其手,溫氏左支右絀,狼狽不堪,躲避之中,髮髻鬆散,信帛掉落出來。

那守衛長眼疾手快,上前撿起,那溫氏一見信帛暴露,便知大勢已去,頓時雙腿癱軟,坐在地上,面如土色,抖若篩糠。

守衛長命人將溫氏捆縛好,親自押解到褒姒面前。

褒姒展信一看,不由得柳眉豎起,粉面漲紅,忍了一忍,終於發作了出來,道:「好啊,我本不想理她,她卻惹上門來,罵我是妖妃,老不死的賊婦人,這回可休怪我不講情面了,咱們舊賬新仇一起算。若不痛快出口氣,我們娘倆的性命怕是要斷送在這毒婦人之手。」

她抬頭看見守衛長手中的彩繒和布袋,說:「這些賊贓就賞給今日有功的守衛吧,找個空房,將溫氏捆緊了,關在裡面,着人嚴密看管,別讓她尋了短見,她可是重要證人。還有,不許走漏任何風聲,以防那個老毒婦再生事端。」

「是!」

褒姒將自己一個人關在瓊台上,一直等到幽王下朝回來。

幽王大步跨上瓊台,問道:「美人何在?」

褒姒聽到幽王的腳步聲,並不起身迎接,故意斜倚榻上,哭得雨打梨花,嬌艷憐人,旁邊下人早已遞上信。

幽王看到是申後的筆跡,大怒,來到外面凌霄宮內,命人將溫氏帶上來,也不多問,性子上來了,只拔劍一揮,可憐溫氏被砍為兩段,血濺當場。

幽王丟下滿室嚇呆了的宮人,以及血淋淋的屍體,大踏步走了出來。

當夜,幽王宿在瓊台,褒姒滿心歡喜地侍候,她從幽王處理溫氏的態度上,探知了自己在幽王心目中的地位,她對於自己取代申後的地位,不但有了野心,也有了信心。

幽王雖斬了溫氏,卻對申後並未處罰,褒妃便趁着幽王高興,撒嬌道:「大王,如今待妾身雖好,但妾身母子性命,卻是懸於太子之手的,每每想起,便會憂心忡忡啊。」

「有寡人給你作主,誰能傷得了你?」

「大王,若心疼伯服,豈能不為他將來考慮?大王在,我母子自是無憂,但若大王千秋萬歲之後,那時太子為君,哪裡還有我母子的立身之處?」

「太子即位,伯服亦是王子,自有封地啊,你可隨他去封地。」

褒姒一聽,便轉過身子,佯為生氣。

幽王笑着將她身子扳回,道:「好好的,怎麼又不高興了?」

「大王心中一點兒都沒有妾身母子的位置。成日說喜歡妾身,不過是哄妾身罷。大王細想,今日之事,若非妾身心細,着人查了出來,那信件不早就傳到太子手中了?他們母子聯手,又恨妾身入骨,他日太子為王,妾身母子哪裡還有命到得封地?」

幽王不語,只是用手捏了捏褒姒生氣的小臉。

「大王!妾身一回想起今日之事,便是一身冷汗,好險!今日大王還在妾身身邊,那個老婦就敢在深宮中怨望詛咒,實是對大王寵愛妾身不滿,實在有失婦德啊;他日太子即位,申後掌權,妾身真是不敢想象,那時會對妾身使何等毒辣手段。」褒姒說着,嗚嗚咽咽地又哭了起來,「妾身死不足惜,但,但伯服何,何辜啊?」褒姒在幽王懷中哭得哽咽難言,淚水浸透了幽王的寢衣。

幽王被懷中這個女人揉搓得一點兒辦法也沒有,只得認輸。

「那愛妃覺得,怎麼辦才好?王后失德,又該如何處理?」

「大王,妾身即視您為終身依靠,還請大王為妾身將來計,給妾身母子一個長久的安身之策。」

幽王沉思良久,第二日,下旨將申後幽禁宮中,反思己過。

而接下來幾日,褒姒倒也乖巧,在幽王面前,一字不提申後之事,只是不住口地夸伯服如何如何聰明,如何勇猛,頗有大王風範,今日又學了些什麼,明日又如何練劍,熬打臂力,小小年紀,如何應對得體等等。

暗地裡,多次命心腹傳言虢、尹二人,讓他二人在群臣之間,散布太子在申地失德,縱酒尋歡,好淫女色,貪求奢華,種種謠言,不一而足。同時也說申後在宮中的種種怨咒行為,不堪為後,欲與太子聯手,構陷嬪妃,殘害手足等等無妄之事。

有些話傳到幽王耳中,幽王便愈加對申後厭棄,對太子不滿,心中的廢后念頭也愈來愈強了,但他終究還是擔心朝臣們不服。

轉眼三年,小伯服也長得特別快,能吃能睡,身體強壯,胳膊、腿粗粗壯壯,肉鼓鼓的,實在惹人愛。

這日晚間,幽王與褒姒在葦湖邊閒坐,伯服過來請安,幽王見他唇紅面白,小臉圓嘟嘟的,就像是粉堆玉砌的一個小人兒了,說起話來奶聲奶氣,忍不住招手道:「伯服過來。」

伯服跑了過來,立在幽王身前,學着大人的樣子,給幽王作了個長揖,幽王尚未開口,倒被褒姒一把抱入懷中,問道:「好兒子,今兒又學了些什麼,快給你父王說說。」

於是,伯服站在幽王面前,奶聲奶氣地背起了新學的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幽王大喜,夸道:「你小小年紀,便能如此流利地背這些書,足可見你勤學努力了,你師傅教導有方,該賞!」

伯服道:「師傅教導我,這些都是上古聖君的賢德,正因為堯有這些德治,所以天下歸心,四海昌平,九族和睦。也正像父王所做,能夠明察四方,善理天下,道德純且溫和寬讓,才有今日光輝普照四方的和平盛世。」

幽王聽了,更是喜不自禁,連道:「好,好,好,寡人必要賞你些東西,來獎勵你讀書如此用心精進。」 幽王原本端坐威嚴,見褒姒如此溺愛心疼,便也忍不住收起了大王的樣子,端出了慈父的姿態。

幽王也轉身對褒姒道:「他小小年紀,便知勤學上進,可見愛妃你平日也是管教有方啊!」

幾番對答之後,褒姒擔心伯服在幽王面前太拘束了,忙令乳母將他帶走自在玩去了,轉過身來對幽王道:「伯服還小,這些道理,慢慢學就是。」

幽王卻嘆道:「此子聰明,有仁愛之心,有通貫之才,將來倒也有執掌天下之能力。」

褒姒一聽,忙立起身來,對着幽王,盈盈下拜,道:「大王說,伯服有執掌天下之才,君無戲言。妾身替伯服謝過大王。」

幽王一愣,道:「這,寡人是這麼說了,但是……」

褒姒站起身來,撒嬌道:「大王,這可是您親口說的,不可反悔啊。」

幽王道:「也罷,寡人近年來常常聽說,太子失德,沉溺於酒色,寡人心中也想立伯服為太子,而且主要是寡人中意你為後已久,你入宮也有五年了,一直沒有明確的名分,如今申後犯錯被禁宮中,已不堪後位,唯有你堪當此位。你若為後,自然伯服為太子名正言順了。只恐群臣不從,如之奈何啊?」

褒姒道:「大王,您好糊塗,自古言,臣聽君,順也;君聽臣,逆也。民間一草莽匹夫尚能決定自己娶誰回家,難道您身為君王,想立個心愛女人為後,還作不得主?大王明日只管將此意曉諭大臣們,且看他們如何公議?」

「愛妃所言甚是。」

果真,第二日早朝,行禮畢,幽王就宣各公卿大臣們上殿,議了兩件各地賑災以及多地現吉兆之事,便順勢開言問道:「諸位公卿,近年來,王后頗多嫉妒怨恨之語,多次詛咒寡人,言行失儀,很難再為天下之母了,近日又出一事,王后派人私傳信件給太子,信中辱罵寡人昏聵,挑撥寡人與太子的父子情分,實實令人不可忍受,不知各位認為如何處置?是否可以拘來問罪?」

虢石父出列回奏道:「王后乃六宮之主,身份尊貴,雖然有罪,卻不可以拘問。」

幽王道:「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處置?」

「大王,王后之位,天下矚目,如果德不配位,則會被天下人恥笑。因此,臣以為,應當傳旨廢后,再另擇賢德淑良之人,得以母儀天下,這也是萬世之福,天下之幸啊!」

「哦,那你覺得該選何人?」

「這個……」虢石父假作沉吟道。

尹球見狀,忙出列道:「大王,臣聞聽褒妃德性貞靜,且為大王誕下小王子,功德不小,實可堪主中宮。」

幽王道:「褒妃甚好,但是太子在申國,如若廢后,則將太子置於何地?」

虢石父道:「臣聞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如今太子犯錯,避罪申國,卻不思悔改,縱酒淫樂,禮儀之事廢之久矣。大王既然想廢后,又怎麼可以用其子呢?若大王意在褒妃,臣等願扶持伯服為東宮,如此,則社稷有幸矣!」

幽王一聽,大喜,道:「甚好!二卿最善體寡人的心。」

當即幽王傳旨,廢申後,令其遷居冷宮,同時廢太子宜臼為庶人,改立褒姒為王后,伯服為太子。同時傳旨下去,如有敢進諫者,皆系太子之黨,一律治以重罪。

別的大臣固然心懷不平之意,但前有伯陽父、趙叔帶、褒珦之例,誰又敢多言?誰又能勸得動大王?不過是徒惹殺身之禍罷了,於事無補。

因此,群臣們皆噤若寒蟬,固然有一兩個稍稍表示質疑,皆被虢、尹二人彈壓下去了。

這一年,正是幽王登基九年之時,褒姒如願以償,得封王后,從此更是在後宮一手遮天。

且不說三人在外把持朝政,安插親信,拿國家權力做起了生意,只說宮內,褒姒已成王后,又有專席之寵,按理說,是人生最大贏家,換了別人,想必意氣風發,在夢中也要笑醒的,可她卻怪,從不曾輕鬆開顏一笑。

幽王正為耗盡天下民力,卻不能博心愛之人一笑而煩惱,這日虢石父主動來獻計。

「大王,先王昔年,因西戎太過強盛,而成心頭大患,恐其入侵,於是在驪山腳下,置煙墩二十餘所,又置大鼓數十架,如果有賊寇來犯,則燃起狼煙,黑煙滾滾直衝霄漢,則附近的諸侯,看到後便知王城危難,必發兵相救,同時擂起大鼓,轟隆隆之聲,可傳數十里,催促諸侯們速來勤王。如今數十年過去了,天下早已太平,烽火皆熄。大王若要王后展顏,須同王后共游驪山,當夜,燃起烽煙,那時諸侯援兵必至,至而無寇,則王后觀此景,必笑無疑矣。」

幽王一聽,覺得甚為新鮮,道:「卿此計甚善,准!」於是傳旨下去,令司儀、護衛等待命,由巫人擇良日,乃同褒姒並駕前往驪山遊玩。

當時,於驪宮設宴,照例絲竹歌舞娛樂,褒姒仍冷冷地坐着。幽王見此,突然傳令,二十四所煙墩同時舉烽。

這時,鄭伯友正在朝中,以司徒為前導,聽到這道旨意後,大驚失色,匆忙之下,不及多想,便急趨至驪宮。

監人來報,鄭伯友到,幽王皺皺眉頭,道:「寡人未傳他,他來做什麼?」

但還是令他進來。

鄭伯友一進宴會大殿,見褒姒妝容妖艷,倚在幽王身邊,面頰緋紅,似有微醉,見了大臣亦不避開,頗不成樣子,心中便帶氣,於是奏對之言也頗為剛硬,直諫道:「大王,煙墩者,乃先王所設,以備緩急,不到危急時刻,不得啟用,所以才能取信於諸侯。如今大王無故舉烽,是戲諸侯也。異日倘有不虞,即使舉烽,各諸侯也必不信矣。到時將以何物徵兵?何以救急哉?」

幽王聽他語氣不善,立刻一股火氣便上來了,怒曰:「今天下太平,何事徵兵!寡人今日與王后出遊驪宮,無可消遣,聊與各諸侯遊戲一番罷了,想來各諸侯亦不會多想。即便他日有事,也與卿無關!」言罷,臉色一沉,袍袖一甩,令人將鄭伯友逐出大殿,復命之,「大舉烽火,擂起大鼓。」

一時間,鼓聲如雷,火炮燭天,同時殿內歌舞依舊。

鄭伯友在殿外看到聽到,以手捶地長泣道:「周朝亡矣!亡矣!」

同時周邊各諸侯,聞報烽火台狼煙四起,便疑王城有變,一個個即時領兵點將,連夜奔赴至驪山。到得驪山腳下,周邊各諸侯不見來犯之敵的一兵一卒,卻只聞樓閣管弦之音。

幽王與褒姒正飲酒作樂,聽人來報,周邊各諸侯兵至,便笑對褒姒說:「愛妃與我登樓,共賞美景。」

幽王挽着褒姒的手,共同登臨樓台之上,並使人謝各諸侯道:「諸位辛苦了,幸無外寇,不勞跋涉。」

諸侯們面面相覷,不知發生何事,待聽得幽王傳話,大怒不已,卷旗而歸。

褒姒在樓上,憑欄望見諸侯忙去忙回,並無一事,紛紛擾擾,猶如無頭蒼蠅一般,奔來逐去,甚至相互踩踏,不覺撫掌大笑,甚至笑不可抑,直至全身無力地靠在欄杆上。

幽王看到,龍心大悅,道:「愛妃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功也!」遂傳旨,以千金賞之。

洪德在宮外得知此事,甚是憤慨。幽王如此昏聵,竟為博褒姒一笑,點燃烽火戲諸侯;褒姒已不似昔日那般純良,恃寵而驕,罔顧社稷安危。洪德不禁喟然長嘆,憂心天下蒼生。

不久,幽王收到申侯的諫疏,心知定是為申後的事而言,尚未拆閱,便先心生不快。及至覽奏,拍案大怒曰:「老匹夫,竟敢將寡人比作桀紂,是罵寡人為亡國之君嗎?真乃國賊也!老賊真是可惡,該殺!」

虢石父奏曰:「大王,這是申侯見太子被逐,久懷怨望,積鬱至今。聽說申侯在城北為太子築新城一座,命之為『太子城,這豈不是公然與大王對抗了?如今又聞申氏與太子均被廢,怨念更深了,如今不過是藉機發作啊,意在謀叛,所以才如此口無遮攔,對大王您隨意指責。」

幽王憤憤地道:「既如此,該當何以處之?才可平寡人心頭之怒。」

虢石父奏曰:「申侯原本無功,申國也不過是在先王時,才頒旨建立的,初時只不過一個伯爵,根基也並不牢固,只因後來送女兒入宮為後,才得以晉爵。如今申氏犯錯,與太子俱被廢,申侯也應該貶爵,仍舊為伯。同時發兵討罪,庶無後患。」

幽王准奏道:「甚好,不如此不足以解恨。」

遂命下令削去申侯之爵,仍為申伯,同時任命虢石父為將,集結軍隊戰車,欲舉伐申之師。立刻有人星夜奔回申國,當面報知申侯。

自從太子被逐,申侯便覺事情不妙,問了太子宜臼前因後果,不由得日夜擔憂深宮中女兒的安危,便安插了許多眼線,散布在王城。因此,朝中有何風吹草動,各大臣府上有何異動,甚至宮中的變化,他都一清二楚,雖心中不滿久矣,但是一則申城弱小,無力抗衡;二則尚未到危急時刻,他覺得不宜輕動;三則靜觀事變,總還對幽王存幾分幻想。

申侯正與大夫呂章議事,聽聞此消息,嘆道:「一忍再忍,卻不能換來天子回心轉意,反倒惹來殺身之禍,豈可再忍?奈何國小兵微,如何能抵擋王師?」

大夫呂章進言道:「天子無道,廢嫡立庶,忠良去位,萬民皆怨,久矣,此皆孤立之勢也。今既然忍無可忍,主公亦速速拿定個主意,與無道昏君作個決斷才是。」

申侯沉吟不決。

這時有人求見,說是特地來為申侯解憂的。

申侯奇道:「是從哪裡來的?」

來人報:「說是從王城星夜趕來。」

申侯一聽,還以為是申後派來的人,忙命道:「速速請進來。」

只見進來一位黑衣年輕公子,身材修長,面容俊秀,雖長途奔波勞累,卻不掩英氣。

這位公子進來長施一禮道:「在下褒國公子洪德,見過申侯。」

呂章一聽,便勃然大怒道:「綁了他,以泄申後受辱之氣。」

申侯也怒道:「你好大的膽子,居然還敢隻身闖我申國?不怕我殺了你來為我女兒報仇嗎?」

「在下敢來,便知申侯必不會殺我。因為我特地趕來,是為申侯解憂的。」

「憂?我有何憂?」

「申侯不正因為這件事,與這位大人憂心不已,決斷不下嗎?」

申侯道:「既如此,那你且說說,如何為我解憂?」

洪德道:「天子無道,殘害忠良,親近小人,暴政寡恩,與民爭利,盤剝百姓,早已失去天意,民心喪盡,如今他又無端廢后,顛倒尊卑,為博美人一笑,竟不惜點燃烽火戲弄天下諸侯,在他心中,眾天下英雄居然不敵美色,真是人人可起而誅之。」

洪德講得慷慨激昂,一瞥申侯的臉色,話鋒一轉,道:「我知申侯氣我,因褒姒美人乃從我褒城進獻,可是申侯也應理解我的苦衷,不過是為救父而出此下策,哪知此女竟有如此手腕心機,實在出乎我的意料。如今居然進讒言成為王后,論起來,我倒成了始作俑者,在下心中實在愧疚,故今日願獻一策,以贖在下之罪。」

「是何策?」

「申侯想必為申後復仇之心久矣,卻苦於實力弱小,不足以與大王對抗,其實何須復仇?申後便是王后,太子便是申侯的外孫,只是因當今大王昏聵而暫時蒙冤受屈,只要逼大王退位,誅殺奸佞之臣,並傳位於太子,便一切問題都不存在了,天下本是太子的,申侯的所作所為不過是撥亂反正,定能得到天下擁戴的。」

「你是說以太子之名,號令諸侯?」

「太子出來,號令天下,必一呼百應,但如今時勢急迫,恐不及號令諸侯,申侯想必已得消息,大王已經準備集結王師討伐申國了。」

申侯不語。

洪德道:「在下有一策,可解申侯的燃眉之急。王城西面犬戎正是兵強馬壯,且覬覦王城的繁華,亦不是一天兩天了,申侯何不向戎主借兵,從西面進逼,申侯帶兵從南面入城,抓住昏君?」

「戎主如何肯借?」

「以一能言善辯之人,帶上禮物,並許以王城財富,戎主有利可圖,必借。」

申侯沉吟半晌,將目光投向大夫呂章,問道:「不知呂大夫覺得此計如何?」

呂章道:「我國小兵微,請求外援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如今西戎兵力正強,且與我申國接壤,主公向他借兵,救出王后,傳位於太子,斬殺妖妃褒姒,撥亂反正,以延續周朝基業。此事做來,宜急不宜緩,正所謂:先發制人,機不可失啊。」

申侯終於決定了,拍幾而起,道:「就依公子所言,不知派何人去遊說比較合適?」

洪德長身而立道:「在下願跑此一遭,效些犬馬之勞,以示贖罪之心。」

申侯道:「公子為此事如此熱心,不知有何所求?」

「別無所求,僅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將褒氏交給我處置。她是我褒城人,又曾被我母親收為義女,希望能帶回褒城。我知申國上下對她恨之入骨,但想來她也不過是一個身不由己的弱女子,斬殺弱小算不上什麼君子行為,還請申侯網開一面。」

「若能讓太子順利登基,一個小小婦人又能掀起什麼風浪?允!」遂備下千金,彩繒十車,並修書一封,交由洪德去向犬戎借兵,信中許以犬戎破城之日,府庫金帛,任憑搬取。

且說洪德又不辭辛勞地趕到西戎領地,求見戎主。

戎主看了來信,與眾人商議,皆道:「周朝天子失政,荒淫無道,申侯作為國丈,召我以誅無道,扶立東宮,況且又許我以破城之日,府庫金帛,隨意搬取,向來聞得王城繁華富庶,尤其是新王后褒姒,絕色動人,天下少有,哈哈,我久有嚮往之意,如今正好有此良機,豈可失也?」

眾人一聽,皆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衝進王宮,一觀美人姿色。

洪德見眾人如此不堪,又氣又急,生怕趕走了虎卻是引入了狼。好在他早有準備,知道戎人未脫蠻族粗野作風,到時失控難管。他傲然站立在營帳中間,一隻手高高地舉起以前魯梓戊送他的上方劍,道:「戎主聽令,我雖是申侯特使,更是爾等新主,現有寶劍為證,你們皆須聽我命令,不得有違!」

戎主先是不屑道:「哪裡來的輕狂小子,竟有如此大口氣。左右,將他拿下。」

洪德怒視戎兵,道:「大膽!戎主,你可認識這把劍?」說着,洪德將劍交給一個戎兵,令他捧給戎主看。

戎主捧劍細看,初是滿臉不屑,隨後收斂起表情,端正了坐姿,漸漸眉頭也擺正了,歪起的嘴角也收回去了,翹起的小鬍子也平復了,他畢竟還是有些見識,識得此劍。他也是從祖上口耳相傳,說是祖先曾領受大禹一把劍,乃用東海之濱的一塊千年奇石煉成的,劍身上鑄有他們東克族人暗中聯絡的玄鳥圖案,這是他們東克族人確認首領的憑證。

戎主站起身來,大步走向洪德,並繞着他走了一圈,上下細細地打量,心中暗暗生疑:此人長相、舉止,完全不像我東克族人,且又以申國使者的身份來,究竟是何人?為何他會有此劍?

戎主拱拱手,道:「公子是從何處得來此劍?」

洪德道:「此劍乃七盤山下魯梓戊所贈。」

「公子如何稱呼?」

「在下褒國洪德是也!」洪德心一橫,也豁出去了,只要能說服戎主出兵,抓住昏君,救出褒姒,不論什麼手段方法,他都不顧了,總要試一下的。

哪知戎主一聽,居然倒頭便拜,並雙手奉上劍道:「西戎頭領應吉願率全部落聽從公子指令。」

洪德一下子鬆了口氣。他忙扶起戎主,道:「戎主請起,在下忝領新主之名,卻無統帥三軍之才能,一切仍請戎主率軍。在下只有一事相求,待城破之日,務必保護褒姒之周全,不得有一絲一毫損傷,如此,便別無所求。」

「這?我明白了,城破之後,褒姒便歸公子。只是新主一事,公子不可推託,祖上有訓,持此劍者,便是我東克族人的統領。」戎主是個粗直的人,一句話便戳破了公子的心事。

只是就任新主一事,洪德堅拒不肯接受。

再三推讓之後,洪德想到了一個人,道:「在下想到一個合適的人,他博學多才,能識天文地理,會演兵布陣,且是你們東克族人中最忠誠於先王的一族人,他就是贈我寶劍的魯梓戊,何不請他出山,來助你攻城?在下願修書一封,請他輔助你。」

「如此,甚好。」

洪德便在一張羊皮上給魯梓戊寫了封信,信中道:「如今王城空虛,昏君失盡民心,百姓雖不能再來一次『國人暴動,但卻祈盼良主已久。戎主有心助太子登基,尚缺一精通軍事善謀劃之人,還請先生出山,以先生之謀略,加上戎主之兵力,盡可實現先生之宏圖大略。」

信寫好後,戎主派一精幹之人,星夜兼程地送出,洪德算準了時間,與戎主約定,五日後出兵。

洪德辭行前,將這劍贈予戎主,道:「當日從魯梓戊手中接過此劍,在下言明,暫為保管,以便他日送給真正的主人。今日見戎主氣宇、胸懷皆不凡,又是東克族人,自接任頭領以來,西戎部落能在王城之側,發展壯大,戎主功不可沒,實為一明主也,此劍贈予你,也當是得其所哉。且頭領若能得魯梓戊輔助,更加如虎添翼。」說完,辭別戎主,悄悄返回王城。

戎主日盼夜盼,第五日等來了魯梓戊,戎主也是個有遠見的頭領,他一向羨慕周朝的先進文化,也想改變西戎部落野蠻落後的狀況,得到了魯梓戊後,視為至寶,對魯梓戊的策略,言聽計從。

當下遂發戎兵一萬五千,分為三隊,右先鋒孛丁,左先鋒滿也速,戎主自己帶領中軍,一時間,槍刀塞路,旌旗蔽空。

申侯得到西戎發兵的消息後,立刻聚集本國之兵相助,浩浩蕩蕩,殺奔鎬京而去,出其不意,將王城圍繞三匝,水泄不通。

幽王得知兵臨城下了,大驚道:「寡人慾發兵申國,此事秘而未宣,怎麼申賊倒先知道了?必有人泄密,太可恨了,給寡人查出泄密之人,寡人必將其剮了,虢公,如今兵士集結如何?」

虢石父道:「大王,兵士剛集結過半,戰車二百乘,尚不足以迎敵。」

「機不密,則禍先發。如今我兵尚未起,申賊勾結戎兵已先動了,如今圍城,此事當如何處之?」

虢石父道:「大王可速遣人於驪山舉起烽煙,諸侯救兵必至,那時內外夾攻,必可取勝。」

如今也沒別的辦法了,幽王只得從其言,遣人速速去驪山舉烽。

一時之間,狼煙滾滾,遮天蔽日,百公里內都可清晰看見,但諸侯之兵,卻無片甲來救。

能怪誰呢?諸侯都因前次被烽火所戲,這次看見,又以為詐,有些雖也在心中疑惑是真,但因前次被戲之後,心中一直憤恨,所以不論真假,皆不起兵。

幽王在王宮中,望眼欲穿,卻盼不到救兵的影子。

那廂,犬戎日夜攻城,城牆守衛幾次來報,戎兵攻城勢猛,幾次欲破城,王師損失慘重。

幽王焦慮之下,對虢石父說:「戎賊兵勢強弱也不知,總這麼耗下去也不是個辦法,諸侯的救兵沒有指望了,卿何不上前親自試試戎賊實力?是虛是實,也好清楚,寡人自當點齊一批壯勇死士,作為你的後應。」

虢石父本來並不是能征慣戰之將,幽王既然發令,只得勉強應命,率領兵車二百乘,打開城門殺將出去。

申侯在陣上望見虢石父出城,指着他對戎主說:「此欺君誤國之賊,不可讓他走了。」

戎主聽了,問道:「誰來立這頭功,將他擒來?」

帳下右先鋒孛丁出列,道:「末將願往。」

戎主倒上一碗酒遞與他,孛丁一飲而盡後,走出氈帳,舞刀拍馬,直奔虢石父而來。

斗不上十個回合,虢石父被孛丁一刀斬於車下。

戎主見狀,立即與左先鋒滿也速一齊殺將前進,頓時喊聲大震,塵土蔽日,剩下的那些兵士見主將被斬於車下,沒了指揮,一時亂成一團,擠推亂撞,前車受阻,後車傾軋,更是亂上加亂。

戎主趁亂長驅直入,順利撞開城門,直殺入城中,申侯見城破,忙帶着申國的兵士跟在戎兵後面,也進了城。

戎兵入城後,幾無抵擋,很快便大開殺戒,肆意擄掠,逢屋放火,逢人舉刀,申侯心中暗暗叫苦,雖極力阻擋,但戎兵殺紅了眼,如何阻擋得住?只得任其所為,城中立時大亂,幾成火海,血流成河,哭聲喊聲震天動地。

幽王還未來得及點齊壯勇死士,大勢便已去了。

幽王見狀,叫苦不迭,只能在衛士護送下,坐上小車,載了褒姒和伯服,開後宰門急速奔走。

這時,司徒鄭伯友自後面趕上,大叫道:「大王勿驚,臣自當保駕。」說着,趕上了幽王的車駕,迤邐往驪山而去。

途中又遇尹球趕來,道:「犬戎焚燒官室,搶掠庫藏,祭公已死於亂軍之中矣。」

幽王聞言,怒目圓睜,卻也知大勢去了,無可奈何罷了,褒姒更是,哪裡見過這個陣勢,只是緊緊摟住了伯服,淚如雨下。

一行人等,狼狽逃竄,奔至驪山腳下,鄭伯友再令舉烽,很快烽煙再次沖入九霄,救兵依舊不到。

犬戎兵追至驪山之下,將驪宮團團圍住,口中只叫道:「休放走了昏君!」喊聲震天,傳入宮中幽王的耳中。

幽王看着嬌妻幼子,不由得滾下淚來,道:「是我連累了你們,看來今日這一劫是逃不過去了。」說着,拔劍指天斥道,「上天,我自承天命,登基為王,若有做出了違逆天命之事,皆我一人承擔;我不過是想娶一個自己心愛的女人罷了,若要我背負亡國的惡名,我自背負便是,與王后弱子無關。」

褒姒見此情景,不由得也傷心至深,自從入宮以來,幽王對她一直是寵愛有加,縱然當初厭惡於他,經了這幾年的日子,心境似不知從何時起,也悄悄起了些變化,今日知是最後一面了,接下來,是生是死,一切都未卜,也不由得淚如雨下,為自己還是為幽王,竟有些分不清了。

鄭伯友進諫道:「大王,如今情勢急矣!臣願拼了微命保駕,殺出重圍,然後直奔臣的國去,以圖後舉。」

幽王掩面嘆道:「寡人昔日不聽叔父之言,以至於此,實在無顏見叔父。寡人今日將弱妻幼子之命,俱付之叔父矣。」

褒姒聽後,泣道:「有大王此言,姒兒今生也足矣。今日一路逃命,看見無數百姓,在戰火中流離失散喪命,痛哭哀號,皆因我而起,即便今日苟活下來,又有何顏面?更何況,這一路大王是用自己的身體護衛我與伯服,姒兒也無別的可報答大王,唯願與大王同生共死。」

幽王聽到,更是心碎不忍再看,站起身來,就要仗劍衝出去與戎兵廝殺,被鄭伯友從背後死死抱住,苦勸他暫忍一下。

當下鄭伯友叫人在驪宮前放起一把火來,用以迷惑戎兵。

然後鄭伯友手持長矛,沖在最前面先開路,幽王跟在後面衝出,接着是尹球保護着褒姒,緊隨在幽王之後。

誰知鄭伯友一行走不多步,早有戎兵擋住,——乃小將古里赤。二人戰不過數回合,鄭伯友一矛將古里赤刺於馬下。

戎兵見鄭伯友驍勇,一時驚散。

眾人又行了約半里,這時背後喊聲又起,左先鋒孛丁引大兵追來了。

眼見得難以脫身,鄭伯友叫尹球保駕先行,他親自斷後,且戰且走。

誰料卻被犬戎鐵騎橫衝了過來,將他們一行人從中分為兩截,鄭伯友被困在戎兵核心。

且看鄭伯友全無懼怯,手握長矛,神出鬼沒。

戎主令四面放箭,箭如雨點,可憐一國賢侯,今日死於萬箭之下。

左先鋒滿也速,早趕到前面,把幽王車仗圍住。

幽王見狀,大怒,揮劍便砍,戎主見此人錦袍玉帶,便知是幽王,便拍馬上前,迎戰幽王。

二人對戰幾個回合,幽王雖有幾分過人之勇,但長期居於深宮之中,養尊處優,早已被酒色侵蝕了身體,而那戎主日日在馬背上生活,刀劍嫻熟,很快便高下立判。

戎主瞅准了一個空子,一劍刺中幽王胸前,手腕再向前一送一轉,可憐幽王便覺胸前一涼,身上已出了個拳頭大的洞,一頭扎倒在馬下。

戎主哈哈大笑。

左先鋒滿也速上前挑起車簾,只見尹球躲在車內,抖若篩糠。滿也速長矛一揮,像串一隻雞崽一樣,把尹球串在矛上,挑到半空中,再一甩,畫出一道弧線落到了數丈開外。

褒姒坐在車中,目睹了這一切,面色如紙,淚如珠串地往下滾,身子卻穩穩地坐在了車內,心已如死灰。

戎主命人將褒姒帶來,看她雖遭此大難,傷心悲痛卻並無懼色,容貌在哀慟之下仍能看出美艷之至,不由得嘆道:「怪不得昏君為你可以棄天下於不顧也要博美人一笑,洪德公子為你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從那個昏君手中把你奪走,我今日見你,也不免憐惜不忍啊。」

褒姒本如泥木雕塑一般,對戎主看也不看,理也不理,卻聽到「洪德」二字,由不得眼神中一動,緩緩看向戎主,道:「洪德公子?你如何與他有牽連?」

戎主大笑道:「果真,我當日便沒看錯,你果真與那洪德公子有私。」

褒姒啐他一口,不再理他。

戎主道:「便是他到我帳中,求我出兵的。」

褒姒一聽,如同雷電擊中一般,呆愣了好一會兒,突然崩潰着放聲大哭道:「公子啊,你,你,害苦了姒兒,還連累了我兒的命啊,啊……」

這時,從王城方向奔來數騎,領頭一騎正是洪德。

褒姒聽到戎兵的報信,無限留戀地看了一眼王城方向,口中喃喃道:「女預說得不錯,我不該笑,我不該笑。」她陡然提高了聲音尖叫道,「我既然生來就是這麼一個悲苦的人,上天啊,你為何又要生我?」說着,她取出握在袖中已久的匕首,回手刺入胸中,直至沒柄。

褒姒緩緩倒下時,見西邊的天空,被血染了個通紅,身邊模糊着有許多人影晃動,是戎主急命人奪匕首救人,還有一位白衣公子飛身下馬撲來,抱住了她……

不日,申侯得知戎主已殺了幽王,只得令人收殮其屍,然後準備按周天子的禮節安葬他。

戎主見了笑道:「國丈真是所謂的婦人之仁也!」

申侯無奈,只有先回到王城,以主人身份,安排筵席,款待戎主,並將庫中寶玉,搬取一空,又斂聚了金繒十車,送給戎主,指望他能滿意地退兵回去。

誰想戎主把殺幽王之事,自以為是不世之功,帶領着他的人馬盤踞在王城,終日飲酒作樂,絕無還軍歸國之意。

久而久之,百姓苦不堪言,都怨恨起申侯來了。

申侯無可奈何,於是寫密書三封,派人送往三路諸侯處,約那三路諸侯一起起兵勤王,同時又遣人到鄭國,將鄭伯友死難之事,報知鄭國世子掘突,叫他起兵復仇,自不在話下。

魯梓戊本來復國心切,見戎主占了王城,自以為經此一戰便可重建東克族之國,後見百姓對戎主怨聲載道,各路諸侯已聯絡出兵,且天下皆擁戴太子宜臼登基,知王城不可留,復國大計尚需時日,便力勸戎主返回西戎之地,從長計議。

洪德痛失所愛,埋葬了褒姒後,不知所終。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2-20 09:12:12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頭像
2023-12-09 04:12:13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3-10-07 08:10:53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3-07-26 05:07:55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